幼科切要-第页-伤暑门_中药方集
 
幼科切要
伤暑门
】 【繁体
凡治伤暑证,最当辨其阴阳虚实。若外中热邪、内亦烦躁而热者。此表里俱热,方是阳症,治宜清热解暑
若脉虚无力,或为恶寒背寒,或为吐恶,或为腹痛泄泻,或四肢鼻尖微冷,或不喜冷茶冷水,或息促气短无力,皆阳中之阴也。凡见此类,但当专顾元气,四君子为主治,或理中汤加白芍。若虚寒甚者,则合时令而从证,必用桂附参等药,切不可因暑热之名,而热用寒凉解暑,则祸不可胜言矣。

五积
阴暑受寒,头痛无汗,恶寒身体拘急,四肢酸疼,以此温之。
白芷广皮紫朴枳壳桔梗川芎白芍茯苓苍术当归法夏桂枝黑姜炙草(各五分)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清暑益气汤
治伤暑寒热自汗口渴,恶寒发热
条参箭焦术建曲(各一钱)泽泻黄柏青皮干葛五味炙草(各五分)姜(一片)枣(二枚,为引)
人参白虎汤
中暑不恶寒而发热。
沙参石膏知母(各一钱)炙草(五分)粳米一撮,水煎服。口渴加麦冬一钱,五味七粒。

调元生脉散
平肝木,益脾土,泻邪火,补元气,小儿要药。
党参箭麦冬(各二钱)五味(一分)炙草(一钱)姜(三片)大红枣(二枚,为引)
加味五苓散
治暑症要药。
焦术茯苓(各二钱)猪苓泽泻安桂藿香木瓜西砂(各一钱)姜(三片)红枣(三枚)灯芯为引。

君子汤
治脾胃虚弱,四肢无力,咳嗽伤暑等症。
条参焦术茯苓(各二钱)炙草(一钱)姜(二片)枣(二枚)水煎服。
吐加西砂一钱;水泻加前仁一钱;食积加神曲、麦芽各一钱。

理中汤
治阴暑呕吐、泻利腹痛。
条参黑姜(各一钱)炙草(七分)焦术(三钱)大枣(二枚)水煎服,为丸亦可。

生脉散
中气,清火热,保肺金,并止口渴。
洋参(二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五分)水煎服。

香苓汤
阳暑脉虚兼吐泻。
焦术茯苓扁豆(各二钱)香薷猪苓泽泻安桂紫朴甘草(各一钱)大枣(二枚)生姜(三片)灯芯(十茎,为引)水煎服。
Tags:《伤暑》 《虚实》 《烦躁》 《表里》 《清热解暑》 《恶寒》 《泄泻》 《理中汤》 《虚寒》 《暑热》 《五积》 《阴暑》 《头痛》 《无汗》 《拘急》 《清暑益气汤》 《寒热》 《自汗》 《恶寒发热》 《建曲》 《五味》 《白虎汤》 《中暑》 《生脉散》 《邪火》 《五苓散》 《君子汤》 《胃虚》 《咳嗽》 《呕吐》 《中气》 《阳暑》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伤食门 下一篇伤寒门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