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第页-[卷三\疟疾证治] 入方_中药方集
 
幼幼集成
[卷三\疟疾证治] 入方
】 【繁体

桂枝白术汤
治感风而发热疟。
嫩桂枝(一钱)杭青皮(一钱)真广皮(一钱)正川芎(五分)香白芷(五分)法半夏(一钱二分)白云苓(一钱)漂白术(六分)家苏叶(七分)芽桔梗(五分)尖槟榔(五分)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于未发前二时服。

柴胡汤
方见卷二伤寒门。

补中益气汤
方见卷一保产门。

养胃汤
治感寒发疟。
草果仁(姜制,五分)藿香叶(一钱五分)真广皮(姜汁炒,一钱)上桂心(一钱)炙甘草(五分)生姜三片,乌梅一粒,水煎,热服

胃散
寒疟不止,以此截之。
漂苍术(一钱二分)紫川朴(一钱五分)真广皮(一钱二分)炙甘草(一钱)尖槟榔(一钱)草果仁(姜汁炒极熟,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清早空心服。

君子汤
方见卷二类搐门。

柴胡白虎汤
伤暑发疟,但热不寒
官拣参(一钱)北柴胡(一钱二分)片黄芩(一钱)法半夏(一钱)熟石膏(一钱五分)净知母(一钱)炙甘草(一钱)晚粳米(一撮)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未发前服。

胃苓汤
方见卷二伤湿门。

参苓白术散
方见卷三疳证门
四兽饮
食疟,和胃消痰
官拣参(一钱)法半夏(一钱二分)白茯苓(二钱)真广皮(一钱)漂白术(一钱二分)老生姜(一钱)大红枣(一枚)肥乌梅(三粒)炙甘草(五分)净水浓煎,半饥服。

二陈汤
方见卷三呕吐门。

红丸子
治食疟食积,气滞腹胀。
京三棱蓬莪术杭青皮真广皮真胡椒白干姜(以上各三钱)共为细末,早米粉煮糊为丸绿豆大,黄丹为衣。每服一二十丸,二陈汤煎送。

五皮汤
方见卷二伤湿门。

平疟养脾丸
不问远年近日,此药不发不截,诚治疟之王道,又擅去疟之良能也。
官拣参(切片,焙干)漂白术(土炒)白茯苓(乳蒸)真广皮(酒炒)杭青皮(醋炒)法半夏(焙)漂苍术(焙)紫川朴(姜制)北柴胡(酒炒)嫩黄(蜜炙)结猪苓(炒)宣泽泻(炒)嫩桂枝(焙)小常山(焙)大鳖甲(醋炙)白当归(酒炒)正川芎(酒炒)粉甘草(炙)草果仁(姜制各等分)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丸米粒大。每服一二钱,米饮下。有痞块者,加三棱、莪术。久疟体虚者,非此莫愈。

麻黄桂枝汤
治夜疟血分有邪,宜用此发散其血中风寒。
净麻黄(一钱)柳桂枝(一钱二分)片黄芩(一钱)光桃仁(十五粒)炙甘草(一钱)大生地(一钱)鲜红花(五分)葱白(一茎)水煎,热服。

四物汤合小柴胡汤
治夜疟,以此提出阳分。
大熟地(二钱)大当归(一钱五分)杭白芍(一钱)正川芎(一钱)官拣参(五分)北柴胡(一钱)片黄芩(一钱)法半夏(一钱)炙甘草(五分)绿升麻(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热服。

加味四君汤
治夜疟已出阳分,以此截之。
官拣参(一钱)漂白术(二钱)白云苓(一钱五分)炙甘草(一钱)小恒山(一钱)尖槟榔(一钱)肥乌梅(三粒)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发日微温服
Tags:《白术汤》 《发热》 《柴胡汤》 《补中益气汤》 《养胃汤》 《热服》 《平胃散》 《寒疟》 《君子汤》 《白虎汤》 《伤暑》 《但热不寒》 《胃苓汤》 《参苓白术散》 《四兽饮》 《食疟》 《消痰》 《二陈汤》 《呕吐》 《气滞》 《等分》 《痞块》 《桂枝汤》 《中风》 《小柴胡汤》 《温服》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疟疾证治] 疟疾简便方 下一篇[卷三] 疟疾证治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