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第页-[卷四] 肿满证治_中药方集
 
幼幼集成
[卷四] 肿满证治
】 【繁体
经曰∶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腹大,身尽肿,皮浓,按之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又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又曰∶水病下为肿腹大,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夫肿满之证,悉由脾胃之虚也。脾土喜燥而恶湿。因中气素弱,脾虚无火,故水湿得以乘之,而脾愈不运,则乳食凝而不化,停积于中,而肿满作焉。治肿者,当以脾胃为本,而以浮肿为标,斯庶几矣。若以消伐克削为能事,未有不致危殆者。
治肿当分上下,经曰∶面肿者风,足肿者湿。凡肿自下而起者,皆因于风,其治在肺,宜发散之,参苏饮合五皮汤。肿自下而起者,因于肾虚水泛,或因于脾气受湿,宜渗利之。故仲景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宜五苓散加防己、槟榔。
一身尽肿者,或胎禀不足,卒冒风寒,或因疟痢脾虚,皆能作肿。轻者胃苓丸,重者加味胃苓丸,当与末条参考。
凡小儿之肿在表者,头痛身热,此风寒在表。宜微汗之,五苓散少加麻黄、葛根、苏叶、杏仁以发之。若身无热,五苓散加肉桂,膀胱气化,小便利而肿消矣。
阳水肿,身热,大便秘,小便赤涩,烦躁口渴,以五皮汤作煎,送沆瀣丹微下之;阴水肿,身不热,口不渴,身冷怯寒,二便自调,胃散加白茯苓、草果、木香、藿香。
凡肿证先起于腹,而散于四肢者可治;先起于四肢,后归于腹者不可治。
若小儿元气本虚,复遇大病之后,而浑身浮肿,四肢冷,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滑泄,不思饮食。此阴寒之极,脾胃将绝,治肿之方俱不可用,惟以四君子汤加青化桂、炮姜、砂仁、白蔻,以救其脾胃,斯可矣。昧者但见其肿,不知元气之竭绝,而犹消导利水,复以舟车、禹功暨大戟、芫花、甘遂劫夺之者。此杀人之事,慎之戒之!
Tags:《肤胀》 《标本》 《中气》 《浮肿》 《参苏饮》 《肾虚》 《脾气》 《五苓散》 《风寒》 《头痛》 《气化》 《阳水》 《烦躁》 《阴水》 《平胃散》 《小便清长》 《君子汤》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四\肿满证治] 入方 下一篇[卷三\诸血证治] 诸血简便方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