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醒-第页-不可饿论第十_中药方集
 
儿科醒
不可饿论第十
】 【繁体
内经云。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又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又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又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又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又曰。营气之道。纳谷为实。又曰。脾者。仓廪之官。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又曰。五脏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又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士材曰。婴儿既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犹兵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愿饮食之于人。不綦重欤。岂知近日医流。毋论大人小儿。凡遇发热。不分表里虚实。便一概禁绝其饮食。而惟扬属为尤甚。至有饿不死伤寒之说。愚夫愚妇。习焉不察。
至死不悟。嗟乎。胃气者。元气也。饮食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人非饮食。何以生乎。且夫风寒外感。未曾传里之时。其邪在表。里本无病。其人自能食。若表不解。邪传入里。其人自不能食。方其在表能食之时。医者妄绝其饮食。是先绝其胃气也。胃气一伤。则诸脏无所禀气而皆伤矣。诸脏之气皆伤。则正不胜邪。正不胜邪。则无以扞御外侮。势必邪气乘虚内陷。而直入堂奥矣。若曰风寒宜饿。试问仲景先生伤寒论第一条。风伤卫。服桂枝汤后。
令人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谷气内充。则邪不能入。且俾胃中阳气鼓动。邪自作汗而解者。为何说也。况汗生于阴。非饮食无以生阴长阳。所宜禁者。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耳。此或因从前病家。不耐甘淡。仍食粘滑肉面之物。医者不免有勿多食之戒。愚者闻之。错会其说。遂至承认袭谬。贻害至今。杀人无已。在大人或可自知饥甚难支。犹可追呼索食。在小儿则口不能言。任人布置。势必轻病变重。辗转呻吟。不至饿死不止。伤心惨目。莫此为甚。间有愈者。亦必羸弱不堪。致使壮者怯而弱者夭。孙真人云。小儿有病。
宜单乳不哺。足可证今人清饿之谬历览名家所着之书。亦从未有饿之一字。盖人之既长。
全资谷气以为生。婴孺之时。必赖乳饮以为命。吾今与医家病家约。凡于外感之症。毋论大人小儿。若其能食者。不必禁其食。不能食者。当思所以食之。要之能食之病。其病必不死。虽弗药可也。不能食之病。除伤食恶食外。医者务求其所以而治之。俾其能食。则其病亦自愈。有志于生命者。慎毋以习俗相沿。亦蹈饿人之弊也。吾特于此谆谆而详戒之。
Tags:《谷气》 《五脏》 《六腑》 《营气》 《胃气》 《发热》 《表里》 《虚实》 《风寒》 《外感》 《邪气》 《内陷》 《桂枝汤》 《伤食》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治痘论第十一 下一篇[辨惊风之误论第九] 附方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