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心法要诀-第42页-[卷一] 结痂落痂证治_中药方集

TOP

 
痘疹心法要诀 - 第42页
[卷一] 结痂落痂证治
】 【繁体
痂浓光泽如栗色,痂落瘢红润满平,干燥不落血分热,周痂浸淫湿所乘。半掀半连肌表热,瘢紫黑焦毒未清,色赤凸起为风热,色白凹陷是虚形。
【注】痂浓光润如栗色者,谓结痂浓而不薄,不干不湿,不黑不白,如栗壳色。痂落瘢红泽满平者,谓痂落瘢痕色红,润泽,平满不凸不凹,皆结痂、落痂顺痘也。痂干燥不落者,乃血分热也。围痂浸淫,乃湿邪也。
半掀半连乃肌表热也。瘢紫黑焦,乃毒未清也。若赤而凸起,乃风热盛也。白而凹陷,乃气血虚也。治者须详辨之。

凉血解毒
结痂干燥不润泽,难落须知血分热,凉血解毒归地紫,丹红翘芷连甘桔。
【注】痘至结痂之后,当落不落者,现证干燥不润,根色红艳,渴欲饮冷,烦急不宁,此毒热郁于血分故也。宜用凉血解毒汤主之,热清而痂自落矣。

凉血解毒汤
当归生地黄紫草丹皮红花连翘(去心)白芷川黄连甘草(生)桔梗引加灯心,水煎服。

五苓散
结后根脚漏水浆,甚则溃烂乃湿伤,五苓散中猪泽桂,茯苓白术更相当。
【注】痘当已结未落之时,根脚浸漏水浆,甚则周身溃烂,小水短涩,大便溏泄,此湿胜浸淫之故也。宜用五苓散分利之,湿除而痴自落矣。

五苓散
猪苓泽泻肉桂茯苓白术(土炒)引加灯心,水煎服。

荆防解毒汤
半掀半连在表热,似落不落势缠绵,荆防解毒芍地草,金银通桔骨翘攒。
【注】痘当落痂之后,宜落不落,其痂一半掀起,一半咬紧。现证身热干燥,肌肤红赤。此热在肌表之证,宜荆防解毒汤主之。

荆防解毒汤
荆芥防风赤芍药生地黄甘草(生)金银花木通桔梗地骨皮连翘(去心)引加生姜,水煎服。

黄连解毒加味汤
痂落瘢紫黑与焦,毒热郁结未曾消,解毒芩连栀子柏,加丹生地草金翘。
【注】痘当落痴之后,其瘢或紫或焦或黑,现证通身壮热,烦渴不宁,皆因灌溉时浆未充足,毒瓦斯未尽化故也。均宜黄连解毒汤加生地、连翘、丹皮、金银花、甘草主之。

黄连解毒加味汤
黄连黄芩栀子黄柏丹皮生地黄甘草(生)金银花连翘(去心)引加灯心,水煎服。

解毒防风汤
落后瘢赤作肿形,内热未解复受风,解毒黄芩生地草,翘蒡荆防金芍升。
【注】痘当落痂之后,瘢凸不平,色赤而艳,或发热,或作痒,皆血有余热,复外感于风故也。宜解毒防风汤主之。

解毒防风汤
黄芩生地黄甘草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研)荆芥防风金银花赤芍升麻引加生姜,水煎服。

十全大补汤
落痂凹陷最可虞,色白形羸气血虚,大补参苓白术草,归芎芍地桂黄。
【注】痘当落痂之后,其瘢凹而不起,色白不红,现证精神倦软,饮食懒少,此气血两虚之证也。宜十全大补汤主之。

十全大补汤
人参茯苓白术(土炒)甘草(炙)当归川芎白芍(炒)熟地黄肉桂黄(蜜炙)引加煨姜,水煎服。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痘形并证治门] 面部吉凶论 下一篇[卷一] 结痂落痂逆证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