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珠集胎产症治-第页-[卷上\胎前] 恶阻_中药方集
 
盘珠集胎产症治
[卷上\胎前] 恶阻
】 【繁体
恶心、头眩、恶食、择食是也。
怀娠两月,宜绝医药。妊娠一月,足厥阴脉养之;二月足少阳脉养之,多致恶心、头眩、喜酸,俗为之病儿,非医药所治,治之则愈甚,待其自安可耳。
怀娠一月,不须安胎。胎未成而呕吐,母病也。若注意安胎,便用砂、芩之类,则反伤脾胃,故但当治其母病,则呕逆自止,惟方药有与病相合,而于胎不相宜者,当去之。
中气不运。孕当两三月,因中气多滞,不能运化,不思谷味,闻食即恶心,多阻,宜疏理脾胃,香砂六君子汤。(和三。)加乌梅亦可。
禀受怯弱。气血不足,转致内郁,郁气上冲于胃则呕逆,血虚而心失所养则烦闷。宜调血散郁为主,参橘饮。(和一。)甚有虚弱之极,或作寒热往来,倦怠不能自支,此肝肾不足也,须兼补足厥阴与足少阴经。
胃有痰饮。血壅不行,则饮随气上,停滞肝经,故喜酸物,惟金能克木,宜以辛味胜之,砂仁、藿香,自不可少。
半夏虽损胎,不妨权用,但不宜多耳。半夏茯苓汤可酌用之。(和二。)胃气虚寒。宜温补脾胃,以下其逆气,六君子汤。(补一。)肝火冲胃。寅卯时觉少腹有气上冲,此肝火挟冲脉之火上冲也,故心中烦愦热闷,呕逆不止。宜竹茹麦冬汤。(寒一。)气郁伤肝。大怒后,肝气挟胎气上逆也,故胸满眩晕而吐逆,宜疏肝,不宜补气。抑青丸可治。(散一。)外伤风寒。呕而头晕,亦有兼风寒外袭者。宜于调气之中,加紫苏以散之。虚则可投参苏二味。
上实下虚恶阻若兼腰痛,谨防胎堕。宜六君合四物去川芎,加川断、杜仲以安之。切勿用升举药,愈升则上愈实而下愈虚,是促其堕矣。(补一、补七。)呕吐不受药。津液燥涸,少阴虚火上浮,厥阴郁火上达,少阳伏火上乘,是以呕吐不能受药也。速当救急以治其标,滋阴清燥汤。(寒一。)
Tags:《恶心》 《阴脉》 《阳脉》 《呕吐》 《方药》 《中气》 《君子汤》 《血虚》 《橘饮》 《寒热》 《厥阴》 《少阴》 《痰饮》 《半夏茯苓汤》 《胃气》 《虚寒》 《六君子汤》 《肝火》 《冲脉》 《气郁》 《肝气》 《眩晕》 《疏肝》 《青丸》 《外伤》 《风寒》 《头晕》 《调气》 《上实下虚》 《恶阻》 《腰痛》 《津液》 《阴虚》 《郁火》 《少阳》 《滋阴》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上\胎前] 子烦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