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书-第页-[卷第二十] 喜汗第五_中药方集
 
幼幼新书
[卷第二十] 喜汗第五
】 【繁体
《巢氏病源》小儿头身喜汗出候∶小儿有血气未实者,肤腠则疏。若浓衣温卧,腑脏生热,蒸发腠理津液泄越,故令头身喜汗也。
钱乙云∶喜汗者,浓衣卧而额汗出也。止汗散主之。(方见本门。)又六阳虚汗上至头、下至项,不过胸也,不须治之。
《婴童宝鉴》∶小儿汗出喜惊,舌上白者,衣浓伤热也。
《玉诀》治小儿血热,若病夜间有汗,皆因抱损,抱得胸膛热传与脾,脾传气、气传血。血家既热,内被淳阳气抱却升,即化而为汗。头发者,血之余,血为根,发为苗。血家既热,头发作穗;血家既热,浑身黄瘦;血家既热,夜间汗出,此病也,不为盗汗。宜胃散。(方见本门。)《形证论》∶小儿多盗汗,睡起即成迹。医者谓骨蒸,用柴胡药非是,宜服饮心气药即瘥者。心之液为汗,小儿缘惊,心气不收,故多汗。
《婴童宝鉴》小儿衣浓伤温歌∶衣浓伤温损令儿,热蒸津液透肤皮,致令身体并头上,汗出如珠滴湿衣。
《千金》治少小头汗出,
二物茯苓粉散方。
《圣惠》同,亦治盗汗。
茯苓牡蛎(各四两)上治下筛,以粉八两,合捣为散。有热辄以粉汗,即自止。
《外台》治心藏热之所感有汗。宜服
犀角饮子
犀角(三分)茯苓(四分)麦门冬(六分)甘草(二分,炙)白术(一分)上五味切,以水九合,煎取四合,分再服即定。又加龙齿四分佳。
钱乙
止汗散方
上用故蒲扇灰。如无扇,只将故蒲烧灰、研细。每服一、二钱,温酒调下,无时。
《玉诀》治小儿多汗
凉胃散方
青黛马牙硝大黄(蒸。各半两)甘草(炙,一分)上为末。每服半字,蛤粉水下。
《王氏手集》
粉散
治理虚疏病,常多汗。每用少许扑有汗处,频使不妨。
牡蛎(火通赤研为粉。一两)甘松(半两,细研)
Tags:《腠理》 《津液》 《额汗》 《盗汗》 《凉胃散》 《骨蒸》 《心气》 《心气不收》 《头汗》 《犀角饮子》 《五味》 《小儿多汗》 《马牙》 《粉散》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二十] 劳气第六 下一篇[卷第二十] 盗汗第四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