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书-第页-[卷第二十九] 纯血痢第七_中药方集
 
幼幼新书
[卷第二十九] 纯血痢第七
】 【繁体
《巢氏病源》小儿痢如膏血候∶此是赤痢肠虚极,肠间脂与血俱下,故谓痢如膏血也。
《圣惠》∶夫小儿血痢者,由热毒折于血,血入大肠故也。血随气循环经络,通行脏腑,常无停滞。若为毒热所乘,遇肠虚,血渗入于肠则成血痢也。
《婴童宝鉴》∶小儿肠热,即痢下鲜血,一如肠风。
《仙人水鉴》小儿血痢方。
甘草(炙,一寸)大腹(一个)人参黄盐(陶隐居云∶北海盐黄草粒粗,以作鱼及咸菹)白石脂(各一分)上并捣为散,浆水二合煎取一合,米一钱匕服之,立验。
《外台》∶《广济》疗小儿热毒痢方。
犀角(十分)地榆(六分)蜜(三分)地麦草(五合)上四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量大小服之。
《外台》∶《广济》又方葱白(三两)香豉(三合)栀子(绵裹,七枚)黄连(一两)上四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分服。
《外台》∶《广济》又疗下鲜血方。
上用栀子仁烧灰末,水和一钱匕服。量其大小,加减服之《外台》∶《古今录验》痢下落血,疗小儿痢。
犀角榉皮煎方
梁州榉皮(二十分,炙,切)犀角(十二分,屑)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量大小服之神良。崔氏同。
《外台》∶《古今录验》疗小儿蛊毒、血痢。
荷汤
荷根犀角(屑)地榆桔梗(各二分)上四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服一合,至再服。
《外台》刘氏疗小儿血痢方。
地榆黄柏黄连黄芩(各六分)马蔺子(二分)茜根(一两)生姜(三分)上七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服。大小量之,与一合至二合为度。
陈藏器小儿寒热丹毒中恶注忤,痢血方。
上并煮草犀根汁服之更良。生水中者,名木犀也。
《食医心鉴》治小儿血痢方。
上取生马齿苋绞汁一合,和蜜一匙匕,空心饮之。
《圣惠》治小儿血痢,烦热口干,腹痛。
黄连散
黄连(去须,微炒)犀角(屑)白荷根黄芩蔓菁根吴蓝(各一两)白头翁(三分)甘草(炙微赤,锉)当归(锉,微炒。各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血痢,体热心烦,腹痛口干,不欲饮食,四肢羸瘦。
羚羊角散
羚羊角(屑)地榆(微炙,锉)吴蓝黄连(去须,微炒)黄芩甘草(炙微赤,锉)当归(锉,微炒)阿胶(捣碎,炒令黄燥)茜根(锉。各半两)亦石脂(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血痢不止,肌体黄瘦,腹痛,不能饮食。
茜根散方
茜根(锉,一两)地榆(微炙,锉)马蔺子(微炒)黄连(去须,微炒)黄柏(微炙,锉)黄芩当归(锉,微炒。各三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末。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又方黄芩当归(锉,微炒。各三分)艾叶(微炒,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薤白三寸,豉五十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血痢不止
没石子散方
没石子(微煨)肉豆蔻(去壳。各一枚)樗根(锉,三分)茜根(锉,半两)茶末(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血痢
地榆散
地榆(微炙,锉)黄柏(去粗皮,微炙,锉。各一两半)马蔺子(微炒,半两)茜根(锉,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血痢,身体壮热
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地脉草(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婴孺》亦收治蛊痢。
《圣惠》又方乱发(灰)鹿角(屑,炒令微焦。各半两)麝香(一钱)上件药同研细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血痢,腹肚痛方。
上用益母草半两,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又方上用露蜂房烧灰,细研为散,不计时候,以乳汁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血痢不瘥
马齿菜汁粥方
马齿菜(汁,一合)蜜(半合)粟米(一合)上以水一大盏煮作粥,后入二味和调,食前服之。
《婴孺》治小儿血痢方。
薤白(三两)盐豉(绵包,三合)栀子(七个)黄连(一两)上以水四升,煮及一升二合,分温三服。或服三、二合,时时与之,或为三、四服,如六、七里久再进。
若下鲜血,取栀子仁烧灰末之,和水服如胡桃仁大,频服三、四服瘥止。
《婴孺》治小儿痢如膏血
藜芦散方
藜芦(炙,三铢)巴豆(去皮,炒,十四个)乱发(一鸡子大烧灰)干姜(五块子)蜀椒(三合汁)盐豉(半升,炒)上为末。每二分匕与儿服,不能服,当哺之。
张涣
水蓼丹
治血痢疳瘦方。
蛇蜕皮(烧灰)鸡头壳(烧灰存性。各一两)胡黄连水蓼(各半两)以上各捣罗为细末。次用∶朱砂(半两)真芦荟牛黄粉霜(各细研。一分)上件都拌匀,再研细,软饭和如黍米大。每服五粒至七粒,麝香汤下。量儿大小加减,不拘时候。
张涣治热乘于血,渗入肠胃,其病则赤。
黄连丹
黄连(去须,二两)当归(洗,焙干,一两)白头翁蔓菁根(汤洗,焙干。各三分)木香川楝子(面裹,炮。各七两)上件捣,罗为细末,粳米饭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
茜根汤
治血痢不瘥方。
茜根(锉)地榆(锉)黄连(去须)赤石脂阿胶(炙熟。各一两)甘草(炙)黄柏(各半两)上件药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煎至五分,去滓,放温服。
张涣
浓肠丹
治血痢肠虚方。
黄连(去须)川楝子(各一两)木香阿胶(炙)吴茱萸(微炒)当归(洗,焙干。各一两)上件捣,罗为细末,粟米饭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乳食前。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
圣效散
治血痢久不瘥方。
赤石脂(烧赤)白龙骨阿胶(炙。各一两)诃梨勒皮木香干姜(炮)黄连甘草(炙。各半两)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煎粟米饮调下,食前。
张涣
必效丹
治血痢频并方。
川黄连(去须,二两)大枣(半升)干姜(一两)白矾(半两)上件药瓦器盛,盐泥固济,留一窍子,以木炭火烧,烟息为度,取出,捣罗为末,白面糊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量儿大小加减。
钱乙附方治小儿热痢下血。
黄柏(去皮,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送下。大者加丸数。
《惠眼观证》
鳖甲散
治血痢方。
鳖甲(醋炙去裙)枳壳(麸炒,去穣)诃子肉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
《惠眼观证》
地槐散
治血痢及大肠血下方。
地龙(去土)甘草(炙。各一分)槐花(炒,二分)上为末。每服半钱,陈米饮调下。
《庄氏家传》治血痢方。
甘草(一寸,炙)大腹皮(一个)白石脂黄盐(各一分)上为细末。用浆水调下一钱。
《吉氏家传》治小儿血痢方。
上用宣连为末,以鸡子搜作饼子,炭火令通赤,便盖着勿令泄气,候冷细研。空心米饮下半钱,大人一钱,以意加减服。
《吉氏家传》治小儿血痢方。
上只用熟水调下好郁金末半钱。
《吉氏家传》又方马牙硝蚌粉(各少许)上末,用蜜为膏,井华水化少许。
《吉氏家传》
地榆散
治小儿血痢,日久不瘥方。
地榆(一分,炒)诃子(五个,炮去皮)陈槐花黄连(各一钱。炒)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陈米饮下。
《吉氏家传》
龙骨饮子
治小儿血痢及身上生痈疖,面赤壮热方。
龙骨根草(半两,一名鬼箭根,又名茅枳根)甘草节当归芍药大黄(蒸)连翘栝萎根山慈菇(以上各一分)上为细末,不用罗。每服三大钱,水二盏煎取一小盏,去滓,作饮子服。
《朱氏家传》治血痢方。
诃子(煨,用皮)栀子(炮。等分)上件为末,空心,以粥饮调下半钱。大人一钱至二钱。
Tags:《大肠》 《经络》 《脏腑》 《蛊毒》 《寒热》 《丹毒》 《中恶》 《烦热》 《黄连散》 《心烦》 《羚羊角散》 《温服》 《地榆散》 《壮热》 《方上》 《马齿菜汁》 《频服》 《粉霜》 《黄连丹》 《必效丹》 《等分》 《马牙》 《龙骨饮子》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二十九] 脓血相杂痢第八 下一篇[卷第二十九] 白脓痢第六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