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书-第页-[卷第三十] 大便血第四_中药方集

TOP

 
幼幼新书
[卷第三十] 大便血第四
】 【繁体
《圣惠》∶夫小儿大便血者,为心主于血脉,心脏有热,热乘于血,血性得热,流散妄行,不根据常度,其血流渗于大肠者,故令大便血出也。
《千金》治大便讫出血方。
上用鳖头一枚,炙令黄黑,末之,以饭下五分匕,多少量儿大小,日三服。《外台》鳖甲一枚,炙末水调。
《千金》又方上烧车一枚令赤,内一升水中,分二服。
《千金》又方上烧甑蒂末,敷乳头上,令儿饮之。
《仙人水鉴》小孩子遗血,呼为胎风,宜使此方。人多不识,每因上厕犯之,至三岁以上,解行后有少鲜血,宜用此散子方。
胎肠风最恶,日久杀孩儿。如后有鲜血,宜取一甘梨,梨内安琥珀,并蜜封烧之。宜待交梨碎,取研救孩儿。
上取一颗好梨,去心入少许琥珀末并蜜,即以面裹泥球之火中一伏时,取出去皮,研,以水调服立效。
《子母秘录》治小儿下血。
上取雌鸡翅下血服之。
《圣惠》治小儿大便出血,体热黄瘦,不欲饮食。
羚羊角散
羚羊角(屑)黄(锉)川升麻黄芩甘草(炙微赤,锉)地榆(锉。以上各一分)生干地黄(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苦竹茹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大便出血,腹痛黄瘦,不欲饮食。
槐花散方
槐花(微炒)白术熟干地黄芎(以上各半两)黄(锉)木香当归(锉,微炒)甘草(炙微赤,锉。以上各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大便出血,久不止,面色痿黄,肌体羸瘦或时腹痛,不欲饮食。
卷柏丸方
卷柏阿胶(捣碎,炒令黄燥)赤石脂(各一两)槐花(炒)黄牛角(炙焦)当归(锉,炒)黄(锉)芎(各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三岁儿,每服以粥饮下七丸,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又方上用鹿角烧灰细研,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增减。《婴孺》方,刮屑米饮服。
太医局
没石子丸
治小儿肠虚,受热下利,鲜血或便赤汁,腹痛后重,昼夜不止,遍数频多方。
没石子地榆(各半两)黄连(锉,炒,一两半)黄柏(锉碎,蜜炒,二两)酸石榴皮(一两)上件捣罗为细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米饮下,食前服。
茅先生治小儿大便下血方。
枳壳(去白,面炒)荆芥穗甘草(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用陈米饮调下。
《九卫生》
紫参散
疗小儿下血痛方。
臭椿根皮贯众紫参酸石榴皮(烧灰存性。各等分)上同为细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下。腹痛煎艾汤调下。
《孔氏家传》治小儿大肠有血,上后有血如痢疾相似,但不拘十岁以上皆神效散方。
芍药地榆甘草(炙)陈橘皮黄连干葛(以上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用陈米饮调下,日进三服。
《孔氏家传》治小儿便鲜血
槐花散方
黄(一两)当归槐花白术人参芍药(各三分)上为末。米饮下一钱,小儿半钱。
《吉氏家传》治泻血不定,是脾胃气冷,大肠风毒,宜服此方。
没石子(一个大者)肉豆蔻(一个)茶末(一钱)桑根白皮(二钱,炙)上件末,不计时候,以水如茶点一钱灌服立瘥。
《朱氏家传》小儿热气攻大肠,其病泻血,脏腑疼痛,渐如茶色难治。此病是伤寒出汗不尽,或因疮子出不足,令热气行于大肠,所以泻血。如活,先解汗,后下气
攻大肠散方
郁金(一两)干姜(半两)大腹皮(一两半)上为末。每服半钱,陈米饮下。
Tags:《便血》 《血脉》 《大肠》 《方上》 《胎风》 《调服》 《羚羊角散》 《温服》 《大便下血》 《等分》 《腹痛煎》 《艾汤》 《痢疾》 《胃气》 《脏腑》 《下气》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三十] 小便血第五 下一篇[卷第三十] 鼻衄第三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