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心法要诀-第4页-[卷一\四诊总括] 审病_中药方集
 
幼科心法要诀 - 第4页
[卷一\四诊总括] 审病
】 【繁体
审儿之病贵详参,要在安烦苦欲间,能食不食渴不渴,二便调和通秘勘。发热无汗为表病,内热便硬作里看,安烦昼夜阴阳证,苦欲冷暖定热寒。能食不食胃壮弱,渴与不渴胃湿干,便稠粘秽为滞热,尿清不赤乃寒占。耳尻肢凉知痘疹,指梢发冷主惊痫,肚腹热闷乃内热,四肢厥冷是中寒。眉皱曲啼腹作痛,风热来临耳热缠,腹痛须按软与硬,喜按不喜虚实参。欲保赤子诚心辨,对证施方治不难。
【注】小儿有病,贵乎详审。先问起居、安烦、苦欲何如?次问饮食能食不食?渴与不渴?又次问二便或通或秘?而后病源可识矣!如发热、发汗,此邪在表也;内热便硬,此邪在里也。安烦者,谓昼若烦热而夜安静,是阳旺于阳分,其病在阳;若夜烦热而昼安静,是阳陷于阴分,其病在阴。苦欲者,喜冷恶热皆属阳病,故为热也;喜热恶冷皆属阴病,故为寒也。胃壮者能食,胃弱者不能食,胃干燥者口渴,胃湿盛者口不渴。至于大便稠粘,秽气难闻者,是内有滞热,从热化也;小便清白不赤为虚寒,从寒化也。若耳梢冷,尻骨冷,四肢发冷者,此痘疹欲发之候。如单指梢发冷者,此惊痫将作之征。肚腹热闷主内热,手足厥冷主中寒。小儿无故皱眉曲腰啼叫者,主内因腹痛也。两耳常常发热者,主外因风热也,然腹痛又当按其或软与硬,若喜按者为虚,不喜按者为实。保赤者须诚心勘问,对证施治,庶随手奏效矣!
Tags:《发热》 《无汗》 《阳证》 《惊痫》 《中寒》 《风热》 《虚实》 《烦热》 《恶热》 《阳病》 《阴病》 《虚寒》 《寒化》 《尻骨》 《手足厥冷》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一\四诊总括] 切脉 下一篇[卷一\四诊总括] 听声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