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指南-第页-感冒风寒门_中药方集

TOP

 
幼科指南
感冒风寒门
】 【繁体

总括
小儿气血未充,肌肤最是柔脆。偶触风寒,则邪气入于腠理,其病在荣卫。轻者为感冒,而病易痊。重者为伤寒,而证难退。或有夹食夹热,或夹惊之辨,或宜疏散,或宜和解,临证之时,宜体会焉。

伤风
卫主皮毛,内合于肺,肺感受邪风,故令身体发热憎寒,头疼痛,有汗嚏涕,其脉浮缓,鼻塞身重咳嗽频频。
宜杏苏饮解散外邪,同金沸草散开通逆气,此疏风解表,若从容也。

伤寒
小儿伤寒,乃荣分表感寒邪也。其证发热无汗恶寒,头疼身痛,其脉浮紧,呕逆烦渴,此病邪盛欲传经也。初用九味羌活汤,如热盛者,以双解通圣汤治之。服此药后,已汗下不解,而邪传经者,用柴葛解肌汤;兼里证者,用大柴胡汤,以解表通里煎服。

感冒夹食
小儿平日饮食不节,内伤停滞,外复感受寒风。其证发热憎寒,头痛疼,恶食嗳臭,吐出酸物,便闭尿涩,腹热膨胀。热盛者,用双解通圣汤两解之。内无热者,用藿香正气饮和解之。表邪已解,然后调理其脾,用胃散斟酌而行。

感冒夹热
小儿脏腑,平日素禀有热,今复感伤风寒,风热相搏,则火邪愈盛。故见证面赤唇焦,口鼻干燥,憎寒壮热,口渴饮冷,心神烦躁谵语狂妄,二便多艰。治宜散其风寒,更宜兼泻其热,先宜用双解通圣汤两解之。若服药后汗出便利,病须少减,热犹不退者,治宜清热为主,用凉膈散合天水散煎服,则表里清而病愈矣。

感冒夹惊
小儿感冒风邪未解,复为惊异所触。故见心惊胆怯,睡卧不安,身热烦躁,面色青赤之证。先以疏解散疏散之,复与凉惊丸清镇之。如病虽退,尚觉心惊不寐者,再以柴胡温胆汤之剂和解之,则宁神定志,其效如仙矣。
Tags:《风寒》 《邪气》 《腠理》 《伤风》 《皮毛》 《发热》 《憎寒》 《鼻塞》 《身重》 《咳嗽》 《疏风》 《解表》 《无汗》 《恶寒》 《身痛》 《欲传》 《九味羌活汤》 《传经》 《里证》 《柴胡汤》 《内伤》 《头痛》 《正气》 《表邪》 《平胃散》 《脏腑》 《风热》 《火邪》 《唇焦》 《鼻干》 《壮热》 《烦躁》 《谵语》 《凉膈散》 《表里》 《面色青》 《疏解散》 《不寐》 《柴胡温胆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瘟疫门 下一篇泻证门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