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麻痧初编-第页-[卷三\秦氏《痘疹折衷》] 疹子出后证治_中药方集
 
专治麻痧初编
[卷三\秦氏《痘疹折衷》] 疹子出后证治
】 【繁体
疹子收后身虽不见羸瘦,但时发壮热烦躁不宁,搐掣惊悸,神昏志乱,此阴火衰耗致余毒入肝而传于心也,宜养血安神,四物汤加麦冬枣仁竹叶灯心甘草石菖蒲龙胆草茯神黄连为治,或以前药为末用,蒸饼,猪心血为丸,服之亦可。
疹后发热不除忽作搐者,不可与急惊风同论,用导赤散加麦冬,送安神丸。小便清长者治之易,短少者治之难。
疹后咽痛呛水,舌胎唇燥者,乃流毒心胃也,宜黄连解毒汤加连翘牛蒡治之,疹后痢下脓血,里急后重者,毒入大肠也,先用三黄丸利之,次用黄连芍药汤治之。
疹出时曾作泻痢,未经清解,疹退后变为休息痢,不问红白里急后重,昼夜无度,余毒在大肠也,须分虚实治之。实者三黄丸利之,虚者香连丸和之,后用黄芩汤养血行气为治。
疹后滞下不止,饮食不进,脉缓肢冷乃脾气虚也,先用理中汤,次用芎归六君子汤治之。
疹后壮热烦渴,利下鲜红,宜白头翁汤或芩连柏叶槐花枳壳荆芥炭之类治之。
疹后余热未尽,热甚而失血者,宜用犀角地黄汤或四物汤加茵陈木通犀角之类以利小便,俾热得下行而愈。
疹后浑身发热昼夜不退,此毒未尽解,邪火郁于肌肉之间,久则毛发焦干,皮肤枯槁,肌肉羸瘦,为骨蒸劳瘵之证,急服芦荟肥儿丸加龙胆草当归连翘等治之。迟则变为睡则露睛,口鼻气冷,手足厥逆,,为慢脾不治之证,用清热除疳丸亦可。
疹后余热未尽,日夜烦燥,谵语狂乱,灯心汤辰砂益元散,或辰砂五苓散(去桂术)加芩连地骨皮治之。
疹后耳痛红肿成脓,用枯矾夜明砂胭脂边各一钱麝香二分同研,先用绵裹杖子榐净,以药少许掺之,若日久不愈,宜服犀角饮解之。
疹后身热烦渴不已,乃虚烦也,宜竹叶石膏汤去半夏加干葛天花粉麦冬治之。
疹后壮热喘嗽痰血者,乃毒留于肺胃也,宜黄芩山栀知母贝母天花粉元参人中黄治之。
疹后而复拂拂烦热,频作呕吐者,此毒尚未尽,留连于肺胃之间,宜化斑汤主之;大便闭者,稍加大黄微利之。
疹后便溏干嗽,身热羸瘦,皮枯憔悴者,乃疳瘵之证,宜四君子汤加陈皮贝母黄连地骨皮青蒿子龙胆草白芍药治之。如浑身壮热,未至羸瘦皮枯憔悴,但搐掣烦躁,此热在心肝,以当归养血汤、黄连安神丸间服可也。
疹后微微嗽者用清肺饮加消毒饮主之。
疹后干嗽不已,因过于解散,以致肺气虚耗,宜补脾肺为主,用四君子汤加陈皮贝母归身白芍米仁石斛治之。有用清火止嗽药,背渐驼肥足细小者,有咳久而胸高肿满状如龟背者,乃疹后久嗽则金衰,金衰则不能生水制木,木火刑金,盖肾主骨髓,肾无生气则骨枯而髓减,风寒乘虚而入于髓内,其邪凝滞故腰脊不举而有斯疾。治法先以防风散驱其邪,后以八味地黄丸加人参杜仲牛膝当归霍石斛何首乌米仁野黑豆兔丝子枸杞子巴戟肉萆桑寄生鹿茸蜜丸,又以驱风壮筋活血膏贴其突处,又以艾灸肺俞穴(第三椎骨下各开一寸半)鬲俞穴(第七椎骨下各开一寸半)。
疹后嗽甚气喘,连声不住,甚至饮食汤水俱呛出,或咳血,此热毒乘肺而然也。宜服门冬清肺饮加连翘主之;若胸高如龟背,肩耸而喘,血从口鼻而出,摇头摆颈,面色或青或白或红,而色枯黯者,不可治然,亦有肺气虚为毒所遏而发喘连声不已,但无咳嗽,血出呛食等证,宜清肺饮倍加人参治之。此又不可拘肺热之一端,而纯用清肺解毒之药也。
疹后痰嗽不已,午后发热者乃阴亏而火炎无制也。治宜壮水为主,以六味地黄丸加门冬知母治之。
疹后两目赤肿,壮热烦渴者,毒乘肺胃也。宜清胃解毒汤治之。
疹后痰嗽口疳,身热腹饱者,宜清胃汤加大腹皮枳壳治之。
疹后声哑不出,或嗽或喘,身热不退,日久不愈,乃热毒克制肺金。宜清金降火汤加竹沥姜汁主之。
疹后热毒未尽,发疔发痈,肢节疼痛者,以羌活散微汗微下。
疹后热毒未尽,壮热烦躁,疮疥遍体,先以葛根汤加荆芥发之,次用犀角地黄汤
疹色变黑,牙根黑烂,肉腐血出,臭息冲人者,用天生白马蹄放热瓦上炙过,存性,研细擦患处,或三妙疳方,马鸣散主之。有齿溃鼻穿诸药不效者,急以牯牛粪后尖瓦上,同人中白俱存性,和川柏末研细吹之,则溃窍渐涨,齿龈俱生。若面颊浮肿,环口青黑,唇崩鼻坏,穿颊破腮者死。如唇口多疮,其声嘎哑者曰狐惑,以化慝丸主之。若更烦躁失声者死,外以文蛤散雄黄散搭之,内用人中黄使君子龙胆草川黄连五灵脂侵蒸饼为丸,滚水服以清胃火,然或有得生者,不多见也。孕妇出疹当以四物汤加冬术条芩苏梗艾叶安胎清热为主,使胎无虞,而疹易出没也;如胎气上冲急用苦葶苈艾叶煎汤磨槟榔汁服之,更宜多服上药为妙。
孕妇痧疹热毒蒸胎,胎多受伤,而母实无恙也。盖疹与痘不同,痘宜内实,故胎落而母亡,疹宜内虚,故胎去而母存,孰若子母俱全之为愈也。
Tags:《壮热》 《烦躁》 《神昏》 《阴火》 《心血》 《发热》 《急惊》 《赤散》 《小便清长》 《里急后重》 《大肠》 《三黄丸》 《芍药汤》 《休息痢》 《虚实》 《香连丸》 《行气》 《胃气虚》 《理中汤》 《君子汤》 《白头翁汤》 《地黄汤》 《邪火》 《骨蒸》 《肥儿丸》 《谵语》 《灯心汤》 《辰砂益元散》 《辰砂五苓散》 《耳痛》 《枯矾》 《竹叶石膏汤》 《人中》 《烦热》 《呕吐》 《四君子汤》 《当归养血汤》 《肺气》 《龟背》 《肾主骨》 《生气》 《风寒》 《防风散》 《八味地黄丸》 《俞穴》 《气喘》 《咳血》 《门冬清肺饮》 《咳嗽》 《肺热》 《六味地黄丸》 《口疳》 《清金降火汤》 《犀角地黄汤》 《浮肿》 《狐惑》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秦氏《痘疹折衷》] 疹子不.. 下一篇[卷三\秦氏《痘疹折衷》] 疹子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