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麻痧初编-第页-[卷五] 祖氏鸿范《烂喉丹痧治宜论》_中药方集
 
专治麻痧初编
[卷五] 祖氏鸿范《烂喉丹痧治宜论》
】 【繁体
夫丹痧一证方书未有详言,余究心是证之所来,不外乎风寒温热时戾之气而已。故解表清热各有所宜。治之得当,愈不移时,治失其宜,祸生反掌,无非宜散宜清之两途也。其证初起凛凛恶寒、身热不甚、并有壮热而仍兼憎寒者,斯时虽咽痛烦渴,先须解表透达为宜,即或宜兼清散,总以散字为重,所谓火郁发之也。苟漫用寒凉则外益闭而内火益焰,咽痛益剧,溃腐日甚矣。不明是理者反云∶如此凉药,尚且火势勃然,不察未散之误,犹谓寒之未尽,于是愈凉愈遏以致内陷而毙者有之。或有云∶是证专宜表散者,余谓所见亦偏前所云,寒热之时散为先务,俾汗畅而丹痧透发已无恶寒等证,至此则外闭之风寒已解,内蕴之邪火方张,寒凉泄热是所宜投,热一尽而病自愈矣。若仍执辛散之方,则火得风而愈炽,肿势反增,腐亦滋蔓,必致滴水下咽痛如刀割,间有议用清凉者乃以郁遏诽之,炎热燎原杀人最暴,此偏于散而谤匪清者之为害也。彼言散之宜,此言散之祸,彼言寒之祸,此言寒之宜。要惟于先后次第之间随机应变,斯各中其耳。再此证愈后每有四支酸痛难以伸屈之状,盖由火烁阴伤,络失所养,宜进滋阴,非同痹证,此又管窥之所及,敢以质之高明。
Tags:《风寒》 《温热》 《解表》 《恶寒》 《壮热》 《憎寒》 《火郁发之》 《内陷》 《寒热》 《邪火》 《滋阴》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五] 屠氏疏村《论白》 下一篇[卷五\李氏《烂喉痧论》] 吴医汇讲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