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海精微-第86页-[卷下] 患眼头痛_中药方集

TOP

 
银海精微 - 第86页
[卷下] 患眼头痛
】 【繁体
\r患眼头痛图\p05-c20a81.bmp\r问曰∶人之患眼,偏正头痛者何也?答曰∶风毒甚也。头风在右者属痰属热,用苍术、半夏,热用酒制黄芩;在左属风及血虚,风用荆芥、薄荷,血虚者用芎、归、芍药、酒制黄柏,此三症看而用之有验。治法∶痛甚者酒调散表之;热痛者,石膏散、清空散、川芎茶调散;冷痛者酒调散、川芎散、神清散主之;风毒作痛,菊花散、如神散主之,不必点丹。

酒调散
(下桑螵蛸的)
灸穴
百会一穴神四穴临泣二穴听会二穴耳尖二穴风池二穴光明二穴太阳二穴率骨二穴定发际并点各穴法则(南筠参入。偏则,灸一边痛处)∶前眉心平以墨点记;以草比同身寸三寸,自眉心比至草尽处是前发际,亦以墨点记;又大杼骨上一点,以前草三寸尽处,亦点记,是后发际;又将草自前发际比至后发际,平折摘去一节,又将草均分作六折,摘一折止存五折,以此草,自前发际比至草尽处,是百会穴;又以百会穴为中,四边各开二寸半,乃神穴也。
灸耳尖穴(即率骨穴)将耳折转,尖上比寸半,尽处是率骨穴(考过同)。
临泣穴以瞳仁对眉尖上点为记,以草自点,比上三寸半是临泣穴。
光明穴对瞳仁上眉中,是光明穴。
攒竹穴眉头两陷中,是攒竹穴。
睛明穴在目内大外畔肉上,陷宛中。
颊车穴在耳下曲颊端,陷中。
风池穴在后发际,陷中。
肝穴在第九骨下,各开寸半。
天府穴在胸两腋下,三寸宛宛中。
听会穴在耳下前陷中,开口取之。
耳门穴在上耳前起肉,当耳缺。
鱼尾穴在横纹尽处。
太阳穴在外五分,是。

石膏散
石膏(五钱)麻黄(一两)何首乌(五钱)干葛(八钱)上用水煎,食后服。

清空散
川芎(五钱)柴胡(七钱)黄连(炒)防风(去芦)甘草(炙)羌活(各一两)栀子(两半)黄芩(炒一半,酒制一半,三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内入茶少许调如膏,临卧抹口内,少用白汤下。如头疼每服加细辛二钱。如太阴脉缓有疾,名痰厥头疼,加羌活、防风、川芎、甘草、半夏(一两五钱)。如偏正头痛服之不愈,减羌活、防风、川芎一半,加柴胡一倍。如发热恶寒热而渴,此阳明头痛,只服白虎汤加香白芷。

白虎汤
知母石膏甘草加香白芷上各等分,入粳米三十粒,水煎服。

川芎茶调散
治诸风上攻头目、偏正头痛、热头风。
薄荷(八钱)防风(一两五钱)细辛(一两)羌活白芷甘草(各二两)川芎荆芥(各四两)上为末,每服三钱,葱白茶调汤温服。常服清头目。

芎散
治冷头风。
石膏(二钱五分)草乌(一分五厘)芎(二分)薄荷(二分)白附子(二分)甘草(一分)白芷(三分)细辛(一分)仙灵脾(二分)
神清散
治冷头风。
枳壳白芷石膏甘草细辛麻黄
菊花散

如圣散
白芷川乌防风(各一两)细辛(二分半)雄黄(二分)草乌(炮过去皮,两头尖)上为末,温酒调下,二日服一次。

通顶散
治一切头风。
川芎白芷谷精草藜芦防风薄荷牙皂蔓荆子细辛蒲黄上为末,口含水之,吹入鼻内亦可。

雄黄丸
治偏正头痛。
全蝎雄黄(各二钱)盆硝(一钱五分)乳香没药(各二钱)薄荷川芎(各一钱)冰片(一分)上为末,口水搐,吹鼻内,日二次。

贴诸般疼痛眼方
赤芍、蒲黄与郁金,芙蓉研末拌均匀,朱缺土螺紧姜汁,若然常痛只擦睛。痛甚,加白芷、南星、无名异。
血见热,久不开,加生川乌等分为末,热水调搽眼眶四围干了再换。

羌活除风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下] 眼能远视不能近视 下一篇[卷下] 白睛黄赤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