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经大成-第173页-[卷之三\补阵] 六味丸十一_中药方集

TOP

 
目经大成 - 第173页
[卷之三\补阵] 六味丸十一
】 【繁体
即前方去桂附。
肾虚则热,水沸为痰,此方主之。
肾中非独水也,命门之火并焉。肾不虚则水足以制火,虚则火无所制而热症生矣。气虚痰泛,宜肾气丸补而逐之久。病阴火上升,津液生痰不生血,宜壮水以制相火,痰热自除。地黄滋阴补血,本肮之主药也。然遭气则运用于上,遇血则流走于经,不能挟其一线入肾,装以五者佐之。怀山,脾药也,水土一气,且能坚少腹之土,真水之源也;山茱萸,肝药也,水木同位,借其酸涩以敛泛渗;牡丹皮,本泻心火,为水火对居,泻南即所以益北;再有茯苓之淡渗以泻阳,泽泄之咸泄以降阴,疏瀹决排,使水无不就下,厥工乃竣。此即前八味丸也。钱仲阳以治小儿稚阳纯气,确是阴虚致病,乃去桂附而成此方,应手神验。明薛新甫因悟,凡病阴虚火动,用丹溪补阴法不效者,以此代之立应。汪庵谓六经备治,而功专肝肾,寒燥不偏,而兼补气血。苟能常服,其功未易殚述。自此说行,枵腹之士奉为养生圣果,男女老幼,竞服不疑。
讵知丹、泽二物,除肾衰不能滋木制火,致上炎为热,热久生风、生痰,目赤痛、小便短涩外,他症罕并用,曷可无故常服。李士材曰用此方有四失∶地黄非怀庆则力薄;蒸晒非九次则不熟;或疑地黄之滞而减之,则君主弱;或恶泽泻之泄而减之,则使力微。自蹈四失,顾归咎于药之无功,毋乃愚乎。余谓非如前症用此方者,亦有四失∶木不得敷荣,无故而丹皮克伐;水不得充足,无故而泽泻泄利;火并不炎上,地黄制之;土何曾淫湿,茯苓渗之。
有此四失,顾夸耀药之神奇,毋乃痴乎。况此方薛氏加减甚繁,可见凡症凡药,皆有活法,未可以六味概百病也。
姑述一二于下∶一变为滋肾生肝饮,本方合逍遥去白芍加五味。用五味不用白芍者,既滋宜助,既生焉制也;一变为滋阴肾气丸,本方去山茱加柴胡、五味、归尾。去山茱不欲强木,用五味补金制本也,归尾行瘀滞,柴胡疏木气也;一变为人参补气汤,本方去泽泻合异功,补血生脉。盖为发热作渴,理无再竭,故去泽泻。理无再竭,盒饭急生,生脉之所由来。既当生脉,异功补血可因而转入也;一变为加味地黄丸,本方加柴、芍、五味。缘耳内痒痛,或眼花痰喘,热渴便涩,总由肝肾阴虚火郁而致。阴虚五味以补之,火郁柴胡以达之,芍药以平之;一变为九味地黄丸,本方加川楝、当归、使君子、芎,尽是厥阴风木之药。以诸疳必有虫,皆风木所化,仍是肝肾同治之法;一变为益阴肾气丸,本方加五味、当归、生地。其列症有潮热、晡热,胸膈饱闷。此肝胆燥火蔽伏胃中,虽合都气,不加归、地,何以消胃中之火而生胃阴乎。再则有加五味者,有加麦门冬者,有加杜仲、牛膝者,有加归、芍,有加柴、芍,有加益智仁,有加紫河车,游龙戏海,变化无穷,宁必死守六味为古今不易之良剂也哉。嗟夫!丹皮、泽泻,水火两泄,过服乱服,目昏阴痿。若再从火化,精泄必矣。泄精至再,脉息反加大数,不思火郁发之,一味水郁折之,不思温能除热,一味苦以坚肾,加黄柏、知母进而毙命者,五年眼见三人。再越十霜二十载,不知其凡几矣。言不尽意,临书怅然。
Tags:《肾虚》 《命门》 《热症》 《气虚》 《肾气丸》 《阴火》 《津液》 《相火》 《滋阴》 《泻心》 《八味丸》 《阴虚》 《虚火》 《六经》 《五味》 《补气汤》 《发热》 《肾阴》 《厥阴》 《益阴肾气丸》 《潮热》 《燥火》 《胃阴》 《目昏》 《火郁发之》 《水郁折之》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三\补阵] 加减八味丸十二 下一篇[卷之三\补阵] 八味肾气丸十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