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经大成-第页-[卷之三\寒阵] 消渴方三十_中药方集

TOP

 
目经大成
[卷之三\寒阵] 消渴方三十
】 【繁体
黄连(二钱)天花粉(八钱为末,用乳或藕、蔗自然汁调)消渴,一理也,分之则有三证焉。渴而多饮,为上消,善食而KT为中消,烦渴引饮,小便如膏,为下消。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金得火而燥,故渴。燥者润之,故用花粉、奶乳、藕、蔗等汁。火原于心,故复泻以黄连。中消者,经曰∶瘅成为消中。瘅者,热也。或地黄饮子,或竹叶黄汤,甚则承气。下消者,经曰∶饭一溲二,如膏如油者不治。此盖先有上、中消症,医习而不察,热邪下传,销铄肾脂,或克伐太过,泄其真气,不能管束津液,以滋众体,致同饮食之物酿而为溲,入一出二,为膏如油也。急以八味、左右合归或茯苓丸加减互用,否则肌脱力微,阴痿牙枯,生气日促矣。
邑人丁芳洲,苦学善饮,年二十六,病消渴。医以为酒食之过,一味消导。渴愈甚,酒肉之量愈加。明年成下消,证如前,兼得鼓胀,目无所睹。比延余,心知病不能痊,但症系内障,有可治。遂用肾气、宁志、驻景等药,既而针其左目。视不甚明,然病觉大减。逾年再针其右目痊。而药全不应。呜呼,此其所以为不治也欤。
Tags:《上消》 《中消》 《下消》 《消中》 《地黄饮》 《津液》 《白茯苓丸》 《生气》 《内障》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三\寒阵] 清燥汤三十一 下一篇[卷之三\寒阵] 当归龙荟丸二十九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