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经大成-第页-[卷之三\热阵] 白通汤六_中药方集

TOP

 
目经大成
[卷之三\热阵] 白通汤六
】 【繁体
干姜附子葱白(去葱入甘草即四逆汤少阴下利,目暴盲,两手脉俱沉濡,此方主之。
少阴肾,冬令也,主天地闭藏。寒邪客之,则阴道不固而下利,利下阳气暗泄,故脉沉濡,目盲。乃用葱白以通阳气,干姜、附子以散阴寒。寒散阳复,通者塞而塞者通矣。可即葱而名白通。
向治某甲,投此汤,利不止,渐厥逆无脉,干呕而噎呃。或据伤寒论云∶此寒盛格阳,不能下达少阴,反逆乱于上故也。须加人尿、猪胆汁以导之。切思暴盲系肾阳虚极,方悔用葱过表,更与大寒奇苦之尿、胆,则落井下石。所谓不死于病,死于药矣。乃以柿蒂、丁香、干姜浓煎一大杯,下咽呃逆即止。随进八物回生饮五六剂,身温脉续,而目亦能睹。可见印板书在人活读,印板方其可死用乎哉?又太阴自利不渴,阴症脉沉身痛,与夫厥逆不利,脉不至,用四逆汤,煎成凉服。吴注∶太阴主水谷,内有真寒,故自利不渴。阴症举三阴而言,病在里故脉沉。里寒,则血脉凝涩,不能宣布手足,故身痛,四肢厥逆,脉不至而下利。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故用炙草、姜、附申发阳气。又心凉服者,经曰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是也。否则戴阳者,反增上燥,口目耳鼻皆血,甚矣。药之难用如此。
按∶姜,辛温无毒,不特散寒,兼能通神明,去秽恶。故圣人日食不彻。甘草,固敦浓和平,寒热皆理,药师目为国老。四逆汤除此,只附子一味。附性虽较姜加烈,如阴症、厥逆、自利、脉不至,再甚热品补剂,煎成急进无害,何必凉服。鹤皋曾注内经,顾如是饶舌,市医几人明达。果见面红七窍流血,决谓此属假寒,误投姜附而致。定改用知柏四物,或六味地黄,下咽随毙。学人讲论至此,当起立敬听。
诗曰∶少阴利后脉沉濡,两目随盲白通治。白通姜附加葱白,去葱入草四逆为。四逆不谐病或变,温经九转可平施。
Tags:《四逆汤》 《少阴》 《暴盲》 《干呕》 《肾阳》 《呃逆》 《太阴》 《身痛》 《三阴》 《里寒》 《血脉》 《戴阳》 《神明》 《寒热》 《补剂》 《七窍》 《假寒》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三\热阵] 八物回生饮七 下一篇[卷之三\热阵] 春阳回令丸五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