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聚英-第180页-[卷四上] 铜人指要赋_中药方集
 
针灸聚英 - 第180页
[卷四上] 铜人指要赋
】 【繁体
行针之士。要辨浮沉。脉明虚实。针别浅深。经脉络脉之别。巨刺缪刺之分。经络闭塞。须络流注。各应其时。先脉诀病。次穴蠲。左手掐穴。右手置针。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气滑出疾。气涩出迟。深则欲留。浅则欲疾。候其气至。必辨于针。徐而疾者实。实而迟者虚。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谨守其法。勿更变也。贼邪新客。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先去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若有若无。若得若失。五脏以定。九候以备。诊脉病明。行针病愈。众脉不见。众凶不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手动若务。针耀而匀。伏如横弩。起如发机。见其鸟鸟。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静意是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如临深渊。手如握虎。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护。五虚勿近。五实不远。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阴募在腹。阳俞在背。藏病取原。府病取合。藏俞治脏病。府募治腑病。出入导气补泻同精。善行水者。不能注水。善穿水者。不能凿冻。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肺。五劳五痹。九气七情六淫六腑九窍九州。四气三因伤风伤寒。杂病奇病。妇人小儿。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上铜人指要赋。多取内经词语。末后权衡以平。文不相属。
Tags:《虚实》 《经脉》 《络脉》 《巨刺》 《缪刺》 《经络》 《流注》 《经气》 《血脉》 《五脏》 《五虚》 《五实》 《导气》 《补泻》 《精气》 《脾气》 《淫气》 《浊气》 《五劳》 《七情》 《六淫》 《六腑》 《九窍》 《四气》 《三因》 《伤风》 《杂病》 《虚则补之》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四上] 禁针穴歌 下一篇[卷四上] 天元太乙歌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