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逢源-第102页-[续刻\素问经文(补遗)] 宣明五气论_中药方集

TOP

 
针灸逢源 - 第102页
[续刻\素问经文(补遗)] 宣明五气论
】 【繁体
(次藏气生时论之后)五气所病。心为噫(嗳气也。心脾胃皆有是证。由火之郁。而气有不得舒伸也)肺为咳(肺属金。故邪击之有声也)肝为语(问答之声曰语。象木之仗条委曲也)脾为吞(象土包含。为物所归)肾为欠(呵欠)为嚏。(音帝。喷嚏也。阳未尽而阴引之故欠。阳欲达而阴。发之故嚏。故凡阳盛者不欠。下虚者无嚏)胃为气逆。为哕(呃逆)为恐。(胃中寒。为哕。土实伤水。故肾为恐)大肠小肠为泄。(泄利)下焦溢为水(下焦为分注之所。气窒不泻。则溢于肌肉而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邪实膀胱。气不通利。则谓之癃。若下焦不能约束膀胱以固津液。则为遗溺)胆为怒(怒。肝忘也。而胆亦然者。肝取决于胆也)是为五病五精所并(聚也)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五脏精气各有所藏。若合而并于一藏则邪气实之。各显其志如此)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言藏气有不足。则胜气得相并也)五脏所恶。心恶热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五脏化液。心为汗(血之余也)肺为涕(涕出于鼻)肝为泪(泪出于目)脾为涎(涎出于口)肾为唾(唾出于舌下廉泉二窍。
少阴肾脉循喉咙舌本也)是谓五液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辛散则气益虚耗)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血得咸则凝结不流)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苦味沉降故走骨○九针论曰。苦走血。火化苦也。咸走骨水化咸也)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甘能生胀)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酸能收缩。在筋则病拘挛。又令人癃也)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Tags:《嗳气》 《呵欠》 《喷嚏》 《阳盛》 《气逆》 《呃逆》 《中寒》 《大肠》 《小肠》 《遗溺》 《约束》 《津液》 《精气》 《五脏》 《邪气》 《五脏所恶》 《恶热》 《恶寒》 《恶风》 《脾恶湿》 《肾恶燥》 《五脏化液》 《少阴》 《喉咙》 《舌本》 《五味》 《九针》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续刻\素问经文(补遗)] 通评虚实论 下一篇[续刻\素问经文(补遗)] 经脉别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