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第77页-[卷五] 针道外揣纵舍第七_中药方集
 
针灸甲乙经 - 第77页
[卷五] 针道外揣纵舍第七
】 【繁体
黄帝问曰∶夫九针少则无内,大则无外,恍惚无穷,流溢无极,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余愿浑求为一可乎?岐伯对曰∶夫唯道焉,非道何可大小浅深离合为一乎哉。
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曰∶持针纵舍奈何?曰∶必先明知十二经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虚而细者久以持,大以涩者为痛痹,阴阳如一者病难治。察其本末上下,有热者病常在,其热已衰者,其病亦去矣。因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热、燥湿。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视其血脉,察其五色,以知寒热痹痛。曰∶持针纵舍,余未得其意也?曰∶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持骨,右手循之,无与肉裹。泻欲端正,补必闭肤。转针导气邪气不得淫,真气以居。曰∶扞皮开腠理奈何?曰∶因其分肉,左别其肤。微内而徐端之,适神不散,邪气得去也。
Tags:《九针》 《寒热》 《燥湿》 《五色》 《五脏》 《血脉》 《热痹》 《虚实》 《导气》 《邪气》 《腠理》 《分肉》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六] 八正八虚八风大论第一 下一篇[卷五] 针道自然逆顺第六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