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说难-第页-[下卷] 卧针迎随手法_中药方集

TOP

 
子午流注说难
[下卷] 卧针迎随手法
】 【繁体
难经云。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何谓也。然所谓迎随者。知营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
张世贤注云。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胸而胸走手。此乃经脉往来定规。凡欲泻者。用针芒向其经脉所来之处。迎其气之方来未盛。乃逆针以夺其气。是谓之迎。凡欲补者。用针芒向其经脉所去之路。随其气之方去未虚。乃顺针以济其气。是谓之随。迎随之施。将以调气。调气之术。必在知其病之在阴在阳。随其阴阳虚实。而施迎随补泻。以调其气焉。内里为阴。外表为阳。内有表里。外亦有表里也。
古人有曰表之表。里之里。正此意也。阳虚阴实。则泻阴而补其阳。阳实阴虚。则泻阳而补其阴。随其阴阳而调之也。
按男子午前。女子午后。照补泻正法用之。如女子午前。男子午后。则当反其例而用之。盖男子应日。女子应月。
阴阳升降不同。用针者不可不辨。
例如男子午前。针左手阳经。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从内往下为迎。针左足阳经。针芒从内往下为随。针芒从外往上为迎。针左足阴经。针芒从外往上为随。针芒从内往下为迎。针左手阴经。针芒从内往下为随。针芒从外往上为迎。
李南丰注云。手上阳进阴退。足上阳退阴进(一)。合六经起止故也。凡针起穴。
针芒向上气顺行之道。凡针止穴。针芒向下气所止之处。左外右内。令气上行。右外左内。令气下行。或问午前补泻。与午后相反。男子补泻。与女子相反(二)。盖男子之气。早在上而晚在下。女子之气。早在下而晚在上。故男子阳经午前呼为补。吸为泻。女子阳经。午前以吸为补。呼为泻。午后亦反之。或者又曰。补泻必资呼吸。假令尸厥中风。不能使之呼吸者奈何。曰候其自然之呼吸而转针。若当吸不转。令人以手掩其口鼻。鼓动其气可也。
噫补泻提插。分男女早晚。其理深微。原为奇经不拘十二经常度。故参互错综如是。若流注穴。但分左右阴阳可也。
尝爱雪心歌云。
如何补泻有两般。盖是经从两边发。
古人补泻左右分。今人乃为男女别。
男女经脉一般生。昼夜循环无暂歇。
此诀出自梓桑君。我今授汝心已雪。
此子午兼八法而后全也。
Tags:《调气》 《经脉》 《表里》 《三阳》 《三阴》 《虚实》 《迎随补泻》 《阴虚》 《六经》 《上气》 《下气》 《相反》 《尸厥》 《中风》 《奇经》 《流注》 《八法》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下卷] 进针手法 下一篇[下卷] 升降手法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