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静脉阻塞症治疗
主要见症:脘部及两助胀痛,恶心厌油,口苦纳呆,腹胀矢,四肢倦怠,失眠,精神萎靡,但二便尚调。表情痛苦,面色晦府无华,卧球懒动,舌质淡紫、苔白,语音微弱。两胶弦紧,脘部及肋下症积明显,质坚拒按。
两证:两肋为肝胆经所循,不通则痛,今疼痛剧烈,系邪客肝胆脉络,留而不去所致,气血阻滞,淤塞不通,进而形求症积;肝气不得条达,横克腺上,脾点则恶心纳呆、腹胀、心肢倦怠等症产现。针对肝脏脉络察寒尔通、肝气横逆然上话,用行气活血竣烈之品,以破积坚,拟下逐淤汤加味。
基本处方:炒灵脂2克、归尾9克、川芎6克、桃仁6~15克、粉丹收9~15克、赤芍15~30克、乌药9克、香附9克、西红花1.5~3克、柴胡:9克、地龙9~15克、水蛭1.5-9克,水煎二次,取汁会匀,早、中、晚三次分服。
加减药味:穿山甲9克,虻虫9克,桂枝9克,云苓15克,淡海藻9克,丹参30克,京三楼9克。以上加减味各药情选用。
服上药10余剂,病情开始稳定,诸症稍减,面色渐华,脉象亦显缓和;仍予原方出入,连服40余剂,两助胀痛大减,胃纳增加,精神好转;肝脏缩至助下5.5cm。转氨酶降至50单位,其它肝助能检查均保持正常。从此出院改门诊治疗。当时因恐长期用大量行气活血之品有伤正气,故将原方改为隔日一剂,但历3周之后,两肋胀痛又加剧,胃纳、睡眠等均不如3周前好,肝脏仍为原大小。又将原方改为每目一剂。14剂后诸证又减,肝脏无明显缩小,一般情况尚好。加重活血攻坚之品(西红花38,穿山甲9g),服28剂,诸证相继减轻,肝脏缩至肋下2-3cm,剑突下4cm。恐久用大峻剂损伤正气,乃减少用量,隔日一剂,以巩固疗效,持续服药半年多,症状虽未尽除,但已所剩无几。肝脏保持原大小,肝功能一直保持正常。现已停药4个多月,病情稳定。目前患者体力已有所预复,能一次步行2~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