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灯续焰-第31页-[卷三\涩脉主病第二十一] 附方_中药方集

TOP

 
医灯续焰 - 第31页
[卷三\涩脉主病第二十一] 附方
】 【繁体

四物汤
治肝脾肾血虚发热,或寒热往来,或日晡热甚,头目不清,或烦躁不寐,胸膈作胀,胁肋疼痛等症。凡血虚诸病,以此为主治。若脾气虚而不能生血,宜四君子。若脾气郁而血虚,宜归脾汤。若肾水涸而不生肝血,宜六味丸。
当归(二钱)白芍药(一钱)熟地黄(三钱)川芎(钱半)上水煎服。

和剂渗湿汤
(见第十七)
百一除湿汤
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涩或利。
半夏曲(炒)浓朴(姜制)苍术(米泔制,各二两)藿香叶陈皮(去白)白茯苓(去皮,各一两)甘草(炙七钱)白术(生用一两)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七片,枣一枚,煎七分。食前温服

三因肾着汤
肾虚伤湿,身重腰冷,如坐水中,不渴,小便自利。
干姜(炮)茯苓(各四两)甘草(炙)白术(各二两)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空心温服。

君子汤
(见第十六)
宝鉴人参利膈丸
治胸中不利,大便结燥,痰嗽喘满,脾胃壅滞,推陈致新,治膈气之圣药也。
木香槟榔(各七钱半)人参当归(酒洗)藿香甘草枳实(麸炒黄,各一两)大黄(酒湿蒸熟)浓朴(姜制,各二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诸饮下。

统旨滋血润肠汤
血枯及死血在膈,饮食不下,大便燥结
当归(酒洗,三钱)芍药(炒)生地黄(各一钱半)红花(酒洗)桃仁(去皮尖炒)大黄(酒煨)枳壳(麸炒各一钱)水一钟半,煎七分,入韭菜汁半酒盏,食前服。

滋阴清膈饮
(统旨)治阴火上冲,或胃火太盛,食不入,脉洪数者。
当归芍药(煨)黄柏(盐水炒)黄连(各一钱半)黄芩山栀生地黄(各一钱)甘草(三分)水二钟,煎七分,入童便、竹沥各半酒盏,食前服。

十全大补汤
(见第十六)
济生附汤
治气虚阳弱,虚汗不止,肢体倦怠。
黄(去芦、蜜炙)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十片,煎八分。食前温服。未应,更加之。

黄建中汤
治血气不足,体常自汗
黄桂(各一钱半)白芍药(三钱)甘草(一钱)每服五钱。水一钟半,姜五片,枣二枚,煎八分。去滓,入稠饧一大匙,再煎服。旧有微溏或呕者,不用饧。
Tags:《血虚》 《发热》 《寒热》 《烦躁》 《不寐》 《气虚》 《气郁》 《归脾汤》 《肝血》 《除湿汤》 《寒湿》 《半夏曲》 《温服》 《三因》 《肾着汤》 《肾虚》 《身重》 《腰冷》 《君子汤》 《人参利膈丸》 《润肠汤》 《血枯》 《燥结》 《韭菜汁》 《滋阴》 《清膈饮》 《阴火》 《补汤》 《等分》 《自汗》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 弦脉主病第二十二 下一篇[卷三] 涩脉主病第二十一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