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灯续焰-第68页-[卷五] 呕吐反胃脉证第四十五_中药方集
 
医灯续焰 - 第68页
[卷五] 呕吐反胃脉证第四十五
】 【繁体
呕吐反胃,浮滑者昌。弦数紧涩,结肠者亡。
呕吐有声有物,反出于胃,上焦之病也。(宜仲景大半夏汤生姜半夏汤二陈汤之类。)上焦,则脉应浮。有物,则脉应滑。浮滑为阳,饮食之能纳能运而不反者,阳之力也。故云∶浮滑者昌。若得弦数紧涩之脉,则逆矣。盖弦状阴敛,阳运衰微。又弦为肝木之脉。呕吐属胃,胃者土也。木来乘土,土将夺矣。《金匮要略》云∶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亦惧胃土虚而见肝木之脉也。(宜平肝补脾,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加防风白芍之类。)数则为热,热当消谷。而反吐谷者,乃知数为虚数。虚则不运,数则气促,呕吐不止,胃将由此而败。《金匮要略》云∶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宜补中兼清虚热,如六君子汤加竹茹、生姜、茱萸、制黄连之类。紧则为寒,寒则无阳以运,故上出而呕吐。宜温中散寒,如理中汤、藿香胃散之类。)涩脉枯涩,吐亡津液之所致也。《金匮要略》所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者是也。(宜补气而生津,如四君子汤加黄、五味子之类。)夫胃为水谷之海,若再加大肠秘结,是全无阴液而水谷之海枯矣。水谷之海枯而能生者,未之有也。(反胃,粪如羊屎者不治。)
Tags:《呕吐》 《反胃》 《大半夏汤》 《生姜半夏汤》 《二陈汤》 《胃气》 《君子汤》 《六君子汤》 《气虚》 《虚热》 《理中汤》 《安胃散》 《涩脉》 《津液》 《生津》 《四君子汤》 《五味》 《大肠》 《阴液》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五\呕吐反胃脉证第四十五] 附方 下一篇[卷五\泄泻脉证第四十四] 附方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