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第137页-[十二卷\论治类] 十、形志苦乐病治不同_中药方集

TOP

 
类经 - 第137页
[十二卷\论治类] 十、形志苦乐病治不同
】 【繁体
(素问血气形志篇)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乐者,身无劳也。志苦者,心多虑也。心主脉,深思过虑则脉病矣。脉病者当治经络,故当随其宜而灸刺之。)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乐者逸,志乐者闲。饱食终日,无所运用,多伤于脾,脾主肌肉,故病生焉。肉病者,或为卫气留,或为脓血聚,故当用针石以取之。石,砭石也。)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苦者,身多劳。志乐者,心无虑。劳则伤筋,故病生于筋。熨,以药熨。引,谓导引。熨音郁。)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甘药。(形苦志苦,必多忧思,忧则伤肺,思则伤脾,脾肺气伤,则虚而不行,气必滞矣。
脾肺之脉,上循咽嗌,故病生于咽嗌。如人之悲忧过度,则喉咙哽咽,食饮难进;思虑过度则上焦痞隔,咽中核塞,即其征也。通评虚实论曰∶隔则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亦此之谓。病在嗌者,因损于脏,故当以甘药调补之。
甘,旧作百,灵枢九针论作甘药者是,今改从之。嗌音益。)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惊者气乱,恐者气下,数有惊恐,则气血散乱而经络不通,故病不仁。不仁者,顽痹弱也,故治宜按摩以导气行血,醪药以养正除邪。醪药,药酒也。经络二字,九针论作筋脉,义亦同。醪音劳)是谓五形志也。(结上文。按∶灵枢九针论文有与此同者,俱不重载。)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十二卷\论治类] 十一、有毒无毒.. 下一篇[十二卷\论治类] 九、五方病治不同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