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书-第221页-[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下利_中药方集
 
伤寒六书 - 第221页
[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下利
】 【繁体
伤寒表邪传里,里虚助热,则自下利。又有不应下而便攻之,内虚协热,亦为下利,要当别其阴阳。三阳下利身热,太阴下利手足温,少阴厥阴下利身凉无热,此大概也。自利清谷,不渴,小便色白,微寒,厥冷,恶寒,凡此皆寒。渴欲饮水,溺色如常,泄下赤黄,发热后重,凡此皆热。盖因风邪入胃,水来侮土,故令暴下。或温或攻,或清下焦,或利小便,随证施治,但不宜发汗耳。邪气内攻,复泄其津液胃气转虚,必成胀满。若夫下利谵语而目直视,下利厥躁不得眠,下利发热,厥而自汗,下利厥冷,无脉,灸之不温而脉不出,下利日数十行,其脉反实,皆为不治之证,五者最忌者也。
太阳阳明合病,下利,头目痛,鼻干,脉浮,葛根汤。
太阳少阳合病,下利,头痛胸满,干呕,脉浮弦,黄芩汤;呕甚,加半夏、生姜。
少阳阳明合病,下利,身热,胸胁满,干呕,往来寒热,脉长大而弦,弦而为负,负者死;长大不弦为顺,大承气汤下之。滑而数,为有宿食,亦从下之。
阳病未解而欲下之,遂协热而利,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
太阴自利,不渴,四逆汤理中汤、术附汤。
少阴下利,不渴,肾虚,饮水自救,脉微者,白通汤;厥逆无脉者,白通加猪胆汁汤、四逆汤。
少阴下利,渴而呕,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少阴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
自利清水,心下必痛,口中干燥,此不可温,宜用下,大承气汤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身痛者,急当救里,宜四逆汤;清便自调,急当救表,宜桂枝汤
胃热,利白腹垢,脐下必热,便下垢腻赤黄,或渴,黄芩汤、白头翁、柏皮汤通用之,白虎汤
胃寒,利白鸭溏,脐下必冷,腹胀满,便中清白,或清谷,四逆汤、理中汤。寒毒下利,面戴阳者,下虚也。下利谵语,有燥屎也;脉不微细,小承气汤
尺脉弦,肠鸣泄利,腹痛者,冷痛也,小建中汤。三部平,心硬而下利者,肠胃积结也,宜下之,大承气汤。
下利,脉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大承气汤。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其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者,当归四逆汤
下利瘥后至其年月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宜下之,大承气汤。
Tags:《表邪》 《里虚》 《三阳》 《太阴》 《少阴》 《厥阴》 《恶寒》 《发热》 《邪气》 《津液》 《胃气》 《谵语》 《直视》 《不得眠》 《自汗》 《太阳》 《阳明》 《合病》 《鼻干》 《少阳》 《头痛》 《干呕》 《寒热》 《承气汤》 《宿食》 《阳病》 《心下痞》 《表里》 《人参汤》 《四逆汤》 《理中汤》 《肾虚》 《白通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心烦》 《猪苓汤》 《大承气汤》 《下利清谷》 《身痛》 《桂枝汤》 《胃热》 《柏皮汤》 《白虎汤》 《胃寒》 《戴阳》 《小承气汤》 《肠鸣》 《小建中汤》 《当归四逆汤》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便脓血 下一篇[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咳逆哕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