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证治准绳-第81页-[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身重_中药方集
 
伤寒证治准绳 - 第81页
[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身重
】 【繁体


身重之由有风湿风寒有风湿俱见有火逆有易病有三阳合病虽所得不一然悉属三阳非若身疼兼有三阴里寒坏病有矣寒则无之识者鉴焉太阳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大青龙汤发之(详太阳病)发汗已身犹灼热名曰风温脉浮汗出身重多眠鼻息鼾(详风温宜活人葳蕤汤)风温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宜
防己黄汤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白术(七钱半)黄(去芦一两一钱)上咀每服五钱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一盏半煎至八分温服良久再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三分下有沉寒者加细辛三分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炙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以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方见惊张病有身重不能转侧下后血虚津液不荣于外也身疼不能转侧者风湿相搏于经而里无邪也经曰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疼体烦而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以桂枝附子汤主之此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以上二证言不能转侧颇相似论疼与重俱不相侔各从本法为宜也阳明病脉迟汗出不恶寒身重短三腹满而喘或潮热或不潮热承气汤证(详腹满)阳明病脉浮紧口苦咽燥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身重忌汗忌烧针忌下(详自汗注云此证宜和解之)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成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谵语者阳明也针经曰少阳病甚则面微尘此面垢者少阳也遗尿者太阳也三者以阳明证多故出阳明篇中三阳合病为表里有邪若发汗攻表则燥热益甚必愈谵语若下之攻里表热乘虚内陷必额上汗出手足逆冷其自汗出者三阳经热甚也内经曰热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与白虎汤以解内外之热)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下利者真武汤发热恶寒身重而痛手逆递冷小有劳身即热小便已洒洒然毛耸其脉弦细芤迟口开前板齿燥此为太阳中忌汗下温针(宜白虎加人参汤暑病)阴阳易身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热上胸冲眼花者此为阴阳易宜烧汤(方论见阴阳易)
Tags:《身重》 《风湿》 《风寒》 《火逆》 《三阳》 《合病》 《三阴》 《里寒》 《坏病》 《太阳》 《阴证》 《大青龙汤》 《阳病》 《灼热》 《风温》 《葳蕤汤》 《恶风》 《温服》 《心悸》 《自汗》 《里虚》 《里实》 《津液》 《小便不利》 《谵语》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血虚》 《风湿相搏》 《附子汤》 《阳明》 《恶寒》 《腹满》 《潮热》 《承气汤》 《病脉》 《口苦》 《热汗》 《口不仁》 《面垢》 《遗尿》 《白虎汤》 《少阳》 《表里》 《表热》 《内陷》 《腠理》 《阴病》 《真武汤》 《发热》 《齿燥》 《温针》 《白虎加人参汤》 《暑病》 《少气》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难.. 下一篇[卷五\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短气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