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条辨-第32页-论伤暑中暑中热辨误_中药方集

TOP

 
六因条辨 - 第32页
论伤暑中暑中热辨误
】 【繁体
尝考仲景《金柜》,有中喝而无中暑,后贤诸书有中暑而无中喝。或以中暑即伤暑;或以中喝即中热,或以伤暑即伤寒;议论纷纷,终无实指。赖张洁古出而云:静而得之谓伤暑,动而得之谓中暑。此二语颇为中窍。但于动静之间,虽如指掌,而中、伤之义,尚末缕析,犹恐难启后蒙。盖冬令风寒,原有中、伤之异,而夏间暑热,岂无伤,中之分?夫寒有伤寒、中寒之路,大凡伤于阳经在表,则为伤寒;中于阴经在里,则为中寒。冬令如斯,夏间果无待言矣。凡人于盛暑之时·纳凉广厦,避暑深阴,阳为阴遏,腠理闭塞,俄而无汗头痛身疼恶寒发热胸闷呕恶,此即静而得之为伤暑也。更有暑热相逼,好食生冷,不禁房欲,遂致肾阳内歉,腠理不密,寒凉暑湿,乘虚直入,顷刻胸腹闷痛,肢逆汗冷,吐泻交作,此无论动静,而即为中暑也。若此则冬有伤寒,即夏有伤暑;冬有中寒,即夏有中暑也明矣。至于夏暑炎蒸,赤日傍午,或躬视荒野,或力竭常涂,元气既虚,曝烈复逼,登时昏倒,人事不知,此即动而得之为中热也明矣。盖暑症之来路有三,而治暑之例法非一。若由此而扩充之,庶读书乏间津之叹,而临症无歧路之迷。予所以不揣谫陋,将伤暑、中暑、中热列为条辨,以便逐一参考。至于错综融会,运用之妙,存乎其人也。
Tags:《中暑》 《伤暑》 《风寒》 《暑热》 《中寒》 《腠理》 《无汗》 《头痛》 《恶寒》 《发热》 《胸闷》 《肾阳》 《暑湿》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一 下一篇[春温条辨三十条] 春温条辨第三十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