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条辨-第49页-[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十七_中药方集

TOP

 
六因条辨 - 第49页
[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十七
】 【繁体
伤暑汗多身热,经旬不解,胸腹发出白瘖,状如水晶粒,此湿邪化热,气液外泄。急宜洋参、连翘、甜杏、花粉,骨皮、银花、麦冬、绿豆壳、鲜荷叶等味,清养气液也。
热汗多,而病不肯解,正气已虚,又见白瘖,是气液外泄,不可再用疏散,以伤其气。惟宜洋参、麦冬、银花、绿豆壳,清养气液而又兼化邪也。若舌红少津,而食不甘味,即以复脉汤去姜桂,养阴益气。更有舌淡少苔,而胃不加纳,当以六君子汤加牡蛎、白芍扶胃敛阴,勿因见瘖而踌躇莫进。近时医辈,都以治痧之法治瘖。不知痧为太阴风热,斑为阳明火毒,其初见隐隐,固宜清之透之,若已见点粒,即宜解之化之,尚不敢恣意透泄,以虚其内,而恐邪陷莫救也。至白瘖乃气液外泄之候,若既现而再行疏泄透汗,其不致气悦而毙者几希矣。予见知医之辈,不惟青年浅见者蹈此流弊,即皓首老成者,尚难观觑破此关,故并及之,以质诸高明,为是否耶?
Tags:《伤暑》 《化热》 《热汗》 《正气》 《舌红》 《复脉汤》 《君子汤》 《敛阴》 《太阴》 《风热》 《阳明》 《火毒》 《透泄》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十.. 下一篇[伤暑条辨二十六条] 伤暑条辨第十..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