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经注节解-第1页-序_中药方集
 
素问经注节解 - 第1页
】 【繁体
自轩岐论医药以剪民患,百世而下言医者莫不奉为金科,然辞简义奥,读之有不能即得其解,则望洋而叹者多矣。古人之意既不可见,或窃取世俗之书得其绪余,唯多较病于寸匕,绳方于点墨,此等欲期以决嫌疑、定生死,不亦难乎!昔秦越人有云∶“闻病之阴,论得其阳;闻病之阳,论得其阴。”其起虢太子也,取之于三阳五会以更适阴阳,而太子卒苏。其次齐桓公之病进也,自腠理渐及于肠胃骨髓,而后卒如其言。太仓公受公乘阳庆五色诊奇咳术,精解之,决人生死,燎若指掌。此皆去轩岐之代未远,前圣精意尚有师承,其于内经之所谓脏腑因应,以至十二经十五络传变,皆洞晰其所以然之故,是以终古称为神医。夫所谓内经者,即汉艺文志所载素问、灵枢是也。隋全元起注于前,唐王太仆注于后,宋林亿、孙兆复为之校正,亦云详矣,而读者尚未能晓畅厥旨。余门下士庶常秦子逸少为余言,其内兄姚止庵,老经生也,甲申、乙酉间去儒而为医,医药之书靡不贯穿讨论,而尤殚精于内经一编,以为是上古圣人精义所存,所以调燮气化、拯救斯民者胥于是乎在,乃钩深研赜,割剥理解,神而明之,观其会通。以素问虽有注而犹未尽,而灵枢且无注可读,遂发愤作注,先后十四年始成,名曰节解,而经中不传之秘始抉殆尽,使读者涣然冰释,旷若发蒙。今特付剞劂,乞余一言弁其首。余于轩岐之理本未究心,窃观秦医和之论疾,推明六气五味五色五声六疾,其言性命之微,天人之应,义蕴弘深,至论蛊惑之疾,女惑男,风落山,援引周易精意以参证,即齐鲁之学人或未能过,始信此事非根极理要而通于儒术者,未易言也。今止庵以经生而耽思医理,我知其所得可以上溯古人,而轩岐之传从此集其大成,兹书之行,于以拯世保身均有攸赖也已。是为叙。

时康熙岁次己未十月赐进士及第通奉大夫特加礼部侍郎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一级沈荃撰
Tags:《三阳》 《腠理》 《色诊》 《脏腑》 《十五络》 《传变》 《气化》 《不传》 《六气》 《五味》 《五色》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