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氏秘传片玉心书-第197页-[卷五] 口疮门_中药方集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第197页
[卷五] 口疮门
】 【繁体
口者脾之窍,唇内应乎脾。
小儿鹅口者,口内白屑满舌上,如鹅之口者,此为胎热,而心脾最甚,重发于口也。当内服凉惊丸,外用鹅口中涎,以绢包手指洗净,以保命散吹之,此亦名口疮
口疮者,满口赤疮,此因胎禀本厚,养育过温,心脾积热,薰蒸于上,以成口疮。内服凉惊丸,补用地鸡[37]擂水,遍涂疮上,又以一连散敷之。
以上二症,如服凉惊丸不效。洗心散如神。
口糜者,满口生疮溃烂,乃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以导赤散去小肠热,五苓散去膀胱热,当以导赤散调五苓散主之。
口疮服凉药不效,乃肝脾气不足,虚火泛上而无制,用理中汤治之,外用官桂末吹之。
吐泻后,口生疮者,亦是虚火。理中汤主之。
小儿上愕有胀起如悬痈者,此名重愕,由脾胃挟热,血气不能收敛而成此者,用针刺去恶血,内服凉膈散,外用碧雪散吹之,轻者服凉惊丸。
小儿两颐流涎浸溃胸前者,此滞颐,盖涎者脾之液,口为脾之窍,由脾胃虚冷,不能收敛津液,故涎从口出,而溃于颐者,宜温脾丹主之。
小儿口频撮者,气不和也。盖唇应于脾,气乃肺之所生。脾虚不能养子。故口频撮。宜补其母,则气自和,以异功散主之。
小儿口撮面青多哭者,此脐下痛也,理中汤主之。
初生因脐风口撮,脐腹肿者,不治。
小儿急欲乳吃。而口不吮乳者,此心脾有热,泻黄散治之。
Tags:《小儿鹅口》 《胎热》 《保命散》 《口疮》 《一连散》 《洗心散》 《口糜》 《小肠》 《赤散》 《五苓散》 《导赤散》 《脾气》 《虚火》 《理中汤》 《悬痈》 《恶血》 《凉膈散》 《碧雪》 《滞颐》 《胃虚》 《津液》 《异功散》 《脐风》 《泻黄散》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五\口疮门] 保命散(一名朱矾散) 下一篇[卷五\耳病门] 吹鼻散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