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订通俗伤寒论-第32页-[第三章·表里寒热] 第五节·里热证_中药方集
 
重订通俗伤寒论 - 第32页
[第三章·表里寒热] 第五节·里热证
】 【繁体
凡伤寒邪传入里。温热病热结于里。皆属阳明腑证。手足汗。发潮热。不大便。小便不利。腹胀满。绕脐痛。心烦恶热。喘冒不得卧。腹中转矢气。甚则谵语发狂。昏不识人。大便胶闭。或自利纯青水。仲景所谓急下之。而用三承气汤者是也。
【荣斋按】伤寒阳明急下症,它只是里热症的一部分,本节只有这些,不能包括全面。何氏在“重订广温热论”中对于里热症分列七个类型,颇为明白晓畅,特转引如下∶(一)热在营卫之候∶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面局部红或肿,眼白黄,目珠胀,鼻孔干,唇燥,烦躁。轻发疹,重发丹斑。舌苔白而底绛,或两边白苔而中红。或身热反减恶热反甚,咳嗽黄痰,上气喘急。
(二)热在胸膈、气分抑郁之候∶咽燥喉痛,胸胁满痛,甚或胸前红肿,按之热甚。小便色黄。舌苔浓白而糙,或黄腻而燥,或见红点,或有裂纹,或黄白相兼,或灰白。
(三)热陷心包及心,血分灼热之候∶谵语发狂,或沉昏嗜睡,或烦躁不寐,四肢厥逆,指甲红紫,大便溏黑极臭,小便赤涩或痛,舌绛无苔,或舌上略有粘苔。
(四)邪热攻脑之候∶晕厥不语,两手发痉状如惊痫,时螈,头独摇,甚或遗尿直视,筋惕肉,循衣摸床撮空,舌苔起腐,间有黑点。
(五)热在胃肠之候∶便血,便脓血,谵语多言,腹满痛,唇裂齿燥舌苔黄燥。
(六)热陷肝肾之候∶日轻夜重,朝凉暮热,面少华色,口干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热疼,饥不欲食,食则吐蛔;四肢厥逆,烦躁不寐,小便涩痛,甚或癃闭,腰足冷,大便或秘结或泻水;舌绛无苔,或干粘带涩,或紫中兼有黑点。
(七)热陷冲任之候∶朝凉暮热,冲任脉动,少腹里急,阴中拘挛,甚或舌卷囊缩,小便涩痛,男则遗精腰痛,女则带下如注。舌色焦紫起刺如杨梅,或舌红无苔而胶粘,或舌红中有白糜点。
Tags:《热病》 《阳明》 《腑证》 《潮热》 《小便不利》 《心烦》 《恶热》 《谵语》 《发狂》 《承气汤》 《热症》 《本节》 《温热》 《里热》 《热汗》 《恶寒》 《烦躁》 《舌苔》 《白苔》 《咳嗽》 《气喘》 《灼热》 《嗜睡》 《不寐》 《舌绛》 《邪热》 《晕厥》 《惊痫》 《遗尿》 《直视》 《循衣摸床》 《撮空》 《便血》 《腹满》 《唇裂》 《齿燥》 《舌苔黄》 《气上冲心》 《癃闭》 《任脉》 《舌卷》 《遗精》 《腰痛》 《带下》 《舌红》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第三章·表里寒热] 第六节·表里.. 下一篇[第三章·表里寒热] 第四节·表热..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