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贯珠集-第22页-[卷一·太阳篇上\太阳斡旋法第三] 发汗吐下解后病脉证治三条_中药方集

TOP

 
伤寒贯珠集 - 第22页
[卷一·太阳篇上\太阳斡旋法第三] 发汗吐下解后病脉证治三条
】 【繁体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伤寒发汗。或吐或下。邪气则解。而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胃气弱而未和。痰气动而上逆也。旋覆花咸温。行水下气。代赭石味苦质重。能坠痰降气。半夏、生姜、辛温。人参、大枣、甘草甘温。合而用之。所以和胃气而止虚逆也。

旋覆代赭石汤方
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五两切)半夏(半升洗)代赭石(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此伤寒邪解而饮发之证。饮停于中则满。逆于上则气冲而头眩。入于经则身振振而动摇。金匮云、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其脉沉紧。又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又云、其人振振身剧。必有伏饮是也。发汗则动经者。无邪可发。而反动其经气。故与茯苓、白术。以蠲饮气。桂枝、甘草。以生阳气。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也。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炙甘草(各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阴阳自和者。不偏于阴。不偏于阳。汗液自出。便溺自调之谓。汗吐下亡津液后。邪气既微。
正气得守。故必自愈。
Tags:《心下痞》 《噫气》 《代赭石汤》 《邪气》 《胃气》 《下气》 《温服》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支饮》 《痰饮》 《伏饮》 《经气》 《津液》 《正气》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一·太阳篇上\太阳斡旋法第三].. 下一篇[卷一·太阳篇上\太阳斡旋法第三]..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