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_历代本草_中药方集

TOP

 
历代本草
石榴皮
】 【繁体

石榴皮

【简介】

石榴皮,中药名。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干燥果皮。我国南北都有栽培,以江苏、河南等地较多。具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之功效。常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



果实:石榴

中药:石榴皮

炮制方法】

1、拣去杂质,去净残留的内瓤及子,洗净,切块,晒。

2、《雷公炮炙论》:凡使石榴皮、叶、根,勿令犯铁。若使石榴壳,不计干湿,先用浆水浸一宿,至明漉出,其水如墨汁,方可用。

3、石榴皮:《雷公炮炙沦》:“若使石榴壳,不计干、湿,先用浆水浸一宿,至明漉出。”《圣惠方》:“去皮。”“锉。”“捣烂。”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去净残留的内瓤及种子,洗净,切块,干燥。

4、炒石榴皮:《圣惠方》“炒焦。”“微炒。”现行,取净石榴皮块,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色略深,筛去灰渣。

3、石榴皮炭:《千金翼方》:“烧灰末。”《得配本草》:“烧炭存性。”现行,取石榴皮块,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水适量,火尽火星,取出凉透。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石榴皮炭防止复燃。

【用药禁忌】

1、《本草从新》:能恋膈成痰,痢积未尽者,服之太早,反为害也。

2、不良反应:临床曾报道石榴皮中毒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常用配方】

1、治暴泻不止及痢赤白:酸石榴皮,烧存住,不以多少,干为末。空心,米饮调下二钱。(《袖珍方》引《经验方》)

2、治产后泻:酸石榴皮(米醋炒)、香附子。上二味,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朱氏集验方》榴附散)

3、治小儿冷热痢:酸石榴皮三分(炙令焦,锉),黄连三分(去须,锉),赤石脂三分。上药捣粗罗为末。以水二升,煎至五合,去滓,纳蜡一两,更煎三五沸。不计时候,温服半合,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圣惠方》石榴皮煎)

4、治虚寒客于下焦,肠滑洞泄,困极欲死:酸石榴皮(微炒)、干姜(炮)各一两,黄柏(去粗皮,炙)、阿胶(炙令燥)各三分。上四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用水二盏,煎至四分,去渣,空心温服。或无黄柏,用黄连亦得。(《圣济总录》石榴皮汤)

5、治久痢成疳,便下白色,食不为肌肤:石榴皮(焙,锉)二两,无食子四枚,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干姜(炮)各一两半,枳实、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二两。上六味,捣罗为末,米饭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生姜汤下,日再。(《圣济总录》石榴丸)

6、治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疞痛,心神烦闷:酸石榴皮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当归三分(锉,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侯,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7、治积年肠风下血不止:酸石榴皮二两(慢火焙令黄),侧柏叶二两(慢火煨令黄)。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木贼汤调下二钱。(《圣惠方》)

8、治痔疮肿痛出水:石榴皮一两,黄柏五钱。煎汤洗过,以冰片一二厘,纳入痔疮破烂处,立效。(《本草汇言》)

9、治脱肛:石榴皮、陈壁土,加白矾少许浓煎熏洗,再加五倍子炒研,敷托上之。(《医钞类编》)

10、治虚劳尿精:石榴皮、桑白皮(切)各五合。上二味,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要方》)

11、治蛔去心痛,腹中(疒亏)刺痛不可忍,往往吐酸水:酸石榴皮三分,槟榔(炮,锉)一分,桃符一两半(碎锉,分为五度用),胡粉一分(微炒,别研)。上四味,先粗捣筛前二味,后以胡粉拌匀,分为五服煎。每服,水一盏,入一分,酒半盏,向煎至七分,去渣,空心温服,至晚再服。(《圣惠方》石榴皮散)

12、治寸白虫:紫槟榔十个,向阳石榴皮十七片。上水煎,露一宿(服),以下虫为度。(《直指方》)

13、治丁肿恶毒:以针刺四畔,用榴末着疮上,以面围四畔灸之,以痛为度,仍用榴末敷上,急裹。经宿,连根自出也。(《肘后方》)

14、治臁疮:石榴皮煎取浓汁,稍冷拂疮上,冷如冰雪即成迦。(《世医得效方》)

15、治冻疮久烂不愈:石榴皮、冬瓜皮、甘蔗皮三味,烧灰存性,研末敷。(《本草汇言》)

16、治霉疮:石榴皮、香附子各十钱,甘草二分。上三味,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温服。(《霉疠新书》石榴皮汤)

17、治牛皮癣:石榴皮(炒炭),研细末1份,麻油2份,调成糊状。用时将药油摇匀,以毛笔蘸药匀涂患处,每日2次。(《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

18、治烫火伤:石榴皮研末,加冰片、麻油调匀外敷。(《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营养知识】

1、石榴皮知识介绍:

石榴皮果皮呈不规则的片状或瓢状,厚1.5至3毫米,外表面红棕色,黄棕色或暗红色,略有光泽,有棕色小点及多数疣状突起。以皮厚,棕红色者为佳。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果皮,洗净,切小块晒干,生用或炒炭用。果皮含鞣质、树脂、甘露醇、树胶、没食子酸及苹果酸等。

2、石榴皮营养分析:

涩肠止遗止血止带,杀虫敛疮。主治久泻久痢,滑泄漏精,肠风下血,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疮疡,烫伤。

3、石榴皮补充信息:

炮制:根据炼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石榴皮、石榴皮炭。

石榴皮即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去净残留的内瓤及种子,洗净,切块,干燥。

石榴皮炭:取净石榴皮块,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呈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炮制后的石榴皮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4、石榴皮适合人群:

痢疾积滞未清者慎服。

5、石榴皮食疗作用:

味酸、涩,温。有小毒,归大肠、肾经。质涩收敛。

凡痢下赤白,日夜数行不减者,可与锻龙骨等配伍。

凡肠风下血而属热者,可与侧柏叶配伍。

凡肠道蛔虫,绦虫腹痛者,可与槟榔等配伍。

6、石榴皮做法指导:

该品作收涩宜炒用,作杀虫宜生用。

Tags:《冰片》 《驱虫》 《久痢》 《便血》 《脱肛》 《崩漏》 《带下》 《虫积》 《炮制》 《炮炙》 《本草》 《中毒》 《温服》 《虚寒》 《虚劳》 《寸白虫》 《臁疮》 《冻疮》 《牛皮癣》 《草药》 《烫火伤》 《中草药》 《疮疡》 《痢疾》 《积滞》 《大肠》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桑螵蛸 下一篇肉豆蔻

相关专题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