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螵蛸_历代本草_中药方集

TOP

 
历代本草
海螵蛸
】 【繁体

药名:海螵蛸(hai piao xiao)

别名:乌鲗骨、乌贼鱼骨

出处:《神农本草经》

分类:收涩药

产地:浙江、福建及广东等地

性味:性温,味咸、涩

归经归脾、肾经

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主治:溃疡病,胃酸过多,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中药:海螵蛸

性状鉴别

金乌贼,内壳较前者大,长13-23cm,宽约至6.5cm,最厚部分位于前半部,厚0.8-1.2cm。背面疣点明显,略作层状排列;腹面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一个骨针,多已断落。

无针乌贼呈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9~14cm,宽2.5~3.5cm,厚约1.3cm。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有不甚明显的细小疣点;腹面白色,自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较宽平,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气微腥,味微咸。

用法&禁忌

内服:煎汤,10-30g;研末,1.5-3g。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或吹耳、鼻。

禁忌:阴虚多热者不宜多服

化学成分本品含含碳酸钙80~85%,壳角质6~7%,粘液质10~15%,并含少量氯化钠、磷酸钙、镁盐等。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海螵蛸所含碳酸钙可中和胃酸,缓解呕酸及烧心症状,又可促进溃疡面炎症吸收,阻止出血,减轻局部疼痛。

2、对骨骼的影响:动物实验证明,乌贼骨具有细微孔结构,在填补骨缺损后,为骨组织形成提供网络格子桥,利于骨痂形成,同时钙盐可促进新生骨细胞钙化,以加强成骨作用。

中药附方1、治鼻血不止:乌贼鱼骨、槐花等分,举生半炒,为末吹鼻。(《世医得效方》)2、治吐血及鼻衄不止:乌贼骨,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3、治胃出血:海螵蛸五钱,白芨六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一钱五分,日服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女子赤白漏下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癥瘕,无子。

《本草纲目》:乌鲗骨,厥阴血分药也,其味咸而走血也,故血枯血瘕经闭、崩带、下痢、疳疾,厥阴本病也;寒热疟疾、聋、瘿、少腹痛阴痛,厥阴经病也;目翳、流泪,厥阴窍病也;厥阴属肝,肝主血,故诸血病皆治之。

Tags:《本草》 《归经》 《吐血》 《崩漏》 《便血》 《遗精》 《白带》 《胃痛》 《吞酸》 《外治》 《阴虚》 《等分》 《吹鼻》 《鼻衄》 《草药》 《漏下》 《寒热》 《癥瘕》 《厥阴》 《血枯》 《血瘕》 《经闭》 《疟疾》 《少腹痛》 《阴痛》 《流泪》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金樱子 下一篇桑螵蛸

相关专题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