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蛤壳_历代本草_中药方集

TOP

 
历代本草
海蛤壳
】 【繁体

海蛤壳,中药材名。本品为帘蛤科动物青蛤等几种海蛤的贝壳。4~10月间捕捉。获得后去肉,洗净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利水,化痰,软坚。治热痰喘嗽,水肿,淋病,瘿、瘤,积聚,血结胸痛,血痢,痔疮,崩漏带下


中药:海蛤壳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

②《别录》:疗阴痿。

③《药性论》:治水气浮肿,下小便,治嗽逆上气,项下瘤瘿。

④《唐本草》:主十二水满急痛,利膀胱、大小肠

⑤《四声本草》:止消渴,润五脏

⑥《日华子本草》:治呕逆,阴痿,胸胁胀急,腰痛,五痔,妇人崩中、带下病。

⑦《纲目》:清热利湿,化痰饮,消积聚,除血痢,妇人结胸,伤寒反汗,搐搦,中风瘫痪

⑧《现代实用中药》:治淋疾,并有利尿之功。


来源:本品为帘蛤科动物青蛤等几种海蛤的贝壳。4~10月间捕捉。获得后去肉,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咸,平。

①《本经》:味苦,平。

②《吴普本草》:歧伯:甘。扁鹊:咸。

③《别录》:咸,无毒。

④《药性论》:味咸,有小毒。

①《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阳阳明经。

②《要药分剂》:入心、肾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化痰,软坚。治热痰喘嗽,水肿,淋病,瘿、瘤,积聚,血结胸痛,血痢,痔疮,崩漏,带下。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

②《别录》:疗阴痿。

③《药性论》:治水气浮肿,下小便,治嗽逆上气,项下瘤瘿。

④《唐本草》:主十二水满急痛,利膀胱、大小肠。

⑤《四声本草》:止消渴,润五脏。

⑥《日华子本草》:治呕逆,阴痿,胸胁胀急,腰痛,五痔,妇人崩中、带下病。

⑦《纲目》:清热利湿,化痰饮,消积聚,除血痢,妇人血结胸,伤寒反汗,搐搦,中风瘫痪。

⑧《现代实用中药》:治淋疾,并有利尿之功。

Tags:《化痰》 《胸痛》 《崩漏》 《带下》 《上气》 《寒热》 《水气》 《浮肿》 《本草》 《小肠》 《五脏》 《腰痛》 《崩中》 《清热利湿》 《痰饮》 《血结胸》 《中风》 《瘫痪》 《归经》 《太阳》 《阳明》 《咳逆上气》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蚕沙 下一篇板蓝根

相关专题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