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伤寒补亡论-第9页-[卷一] 张仲景华元化五问_中药方集
 
仲景伤寒补亡论 - 第9页
[卷一] 张仲景华元化五问
】 【繁体
问曰。华佗治伤寒法。与仲景少异何谓。千金方载华佗之言曰。
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肤。摩膏火灸之则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肤。
可根据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则愈。若不解者。三日在肌。复一发汗则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之则愈。若病用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也。视病若未惺惺者。复一法针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若热毒在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热乘虚入胃。则烂胃也。然热入胃。要须下去之。不可留于胸中也。雍曰。元化之术。指日期为候。仲景虽指日。而要在察阴阳六经之证。此其所以若少异也。要之仲景规矩准绳明备。足为百世之师。元化自得神术。惟可自用。故外台言元化藜芦丸近用损人。不录。则知后人不能学也。
问曰。仲景元化之术孰优。雍曰。未易优劣。大抵仲景之术。得于学识。元化之术。得于心悟。心悟则变化无常。自用多奇。而学人鲜能从。必欲从上圣之精微。为百世之模楷。非仲景而谁欤。故仲景之于医道。守其常也。元化之医道。从其变也。
问曰。元化临终之日。焚书于狱中。曰。此书可以活人。后世谓所焚之书为仲景之书。是耶非耶。雍日。非也。仲景之书。出于元化之后也。曰。异哉。仲景汉人。元化魏人。安得书出其后。曰。仲景元化同为汉末人。仲景不仕魏。故世称曰汉仲景。元化仕曹氏。故世称曰魏佗也。考之于史。元化死于吕布陈登之际。计其时在建安之初。
是时佗已百余岁矣。仲景叙论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曾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则是书作于建安十年之后。故知二公声迹相接。而仲景犹为后进也。
问曰。世独重仲景之书何也。雍曰。陶隐居、孙真人。可谓古之名医矣。陶论医方曰。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孙真人曰。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医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以二者之言推之。宜其特重于世也。文孙真人曰。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凡疗伤寒。不出之也。而说者谓如太阳中。当用白虎。不可误服桂枝麻黄。此古人所未至。何也。雍曰。伤寒之初。惟有桂枝麻黄青龙三证。故不出用此三药。若言中。则中非伤寒。自是别病。当用白虎。何缘用此三药。非古人所未至。盖论者误以中为伤寒也。
问曰。元化之书有传否。雍曰。未之见也。载于千金者。亦杂以孙真人之言。近世蕲水庞安常论中所载。其言少异。曰。庞氏所载何如。曰。庞氏曰。华佗治法云。伤寒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分争。营卫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邪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疼。恶寒身热。腰脊强直。此邪气在表。随证发汗则愈。病三日以上。气浮上部。填塞心胸。故头痛中满。或多痰涎;当吐之则愈。病五六日以上。气结在脏腑。故腹满身重。骨节烦疼。当下则愈。
其言与千金又异。
Tags:《解肌》 《瓜蒂散》 《六经》 《得神》 《杂病》 《热病》 《太阳》 《风寒》 《腠理》 《精气》 《邪气》 《恶寒》 《头痛》 《中满》 《脏腑》 《腹满》 《身重》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 仲景辨脉法三十八条 下一篇[卷一] 伤寒脉法及刺法六问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