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本草-第76页-[第一卷] 栗子、栗子花_中药方集
 
滇南本草 - 第76页
[第一卷] 栗子、栗子花
】 【繁体
\r栗子\pa71.bmp\r,味甘,平。治山岚瘴气疟疾或水泻不止,或红白痢疾。用火为末。每服三钱,姜汤下。生食胸中气横。
叶,治喉疔火毒,煎服,神效。皮,敷打伤;烧灰治癞疮。
子上壳刺,烧灰吹鼻中,治中风不语,吹之即醒;或中痰邪,亦吹即应。
──务本卷一下栗子花,味苦、涩,性微温。止日久赤白带下,休息痢疾,止大肠下血。栗子,味甜,性温。生吃,止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症
──丛本卷中栗子,味甘、咸,性温,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浓肠胃,补肾气,腰脚无力。生则发气,熟则滞气。须日曝或灰中煨,令汗出,或以润沙藏之,或袋盛,当风悬之,并令去其水气。最良。
此果最益人,其中扁者名栗楔,尤好。患风疾及水肿者不宜食。小儿多食则难消化成病。
生嚼,涂筋骨断碎、肿痛瘀血,最效。亦治反胃,人口咬伤,捣敷最良。
──模板卷九
Tags:《疟疾》 《痢疾》 《中气》 《喉疔》 《火毒》 《吹鼻》 《中风》 《白带》 《休息痢》 《大肠》 《吐血》 《便血》 《血症》 《水气》 《反胃》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第一卷] 波罗蜜 下一篇[第一卷] 柳、杨柳花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