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第1264页-[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 肥皂荚_中药方集

TOP

 
本草纲目 - 第1264页
[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 肥皂荚
】 【繁体
(《纲目》)【集解】时珍曰∶肥皂荚生高山中。其树高硕,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白花,结荚长三、四寸,状如云实之荚,而肥浓多肉。内有黑子数颗,大如指头,不正圆,其色如漆而甚坚。中有白仁如栗,煨熟可食。亦可种之。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相感志》言∶肥皂荚水,死金鱼,辟马蚁,见之则不就。亦物性然耳。


气味】辛,温,微毒。
【主治】去风湿下痢便血,疮癣肿毒(时珍)。
【附方】新九。
肠风下血∶独子肥皂(烧存性),一片为末,糕糊丸;一片为末,米饮调,吞下。(《普济方》)下痢禁口∶肥皂荚一枚,以盐实其内,烧存性,为末。以少许入白米粥内,食之即效。
(《乾坤生意》)。
风虚牙肿∶老人肾虚,或因凉药擦牙致痛。用独子肥皂,以青盐实之,烧存性,研末掺之。或入生樟脑十五文。(《卫生家宝方》)。
头耳诸疮,眉癣、燕窝疮∶并用肥皂(存性)一钱,枯矾一分。研匀,香油调,涂之。
(《摘玄方》)。
小儿头疮∶因伤汤水成脓,出水不止。用肥皂烧存性,入腻粉,麻油调搽。(《海上方》)。
腊梨头疮,不拘大人、小儿∶用独核肥皂(去核,填入沙糖,入巴豆二枚扎定,盐泥包,存性),入槟榔、轻粉五、七分,研匀,香油调搽。先以灰汁洗过,温水再洗,拭干乃搽。
一宿见效,不须再洗。(《普济方》)。
癣疮不愈∶以川槿皮煎汤,用肥皂(去核及内膜)浸汤时时搽之。(杨起《简便方》)。
便毒初起∶肥皂捣烂敷之,甚效。(《简便方》)。
玉茎湿痒∶肥皂一个。烧存性,香油调搽即愈。(《摄生方》)

【气味】甘,腥,温,无毒。
【主治】除风气(时珍)。
Tags:《气味》 《风湿》 《便血》 《烧存性》 《肾虚》 《枯矾》 《浸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 无患子 下一篇[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 皂荚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