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第1531页-[虫部第四十一卷\虫之三] 蜚蠊_中药方集

TOP

 
本草纲目 - 第1531页
[虫部第四十一卷\虫之三] 蜚蠊
】 【繁体
(费廉。《本经》中品)【释名】石姜(《唐本》)、卢(音肥)、目》)、香娘子。
弘景曰∶此有两三种,以作廉姜气者为真,南人啖之,故名。
恭曰∶此虫辛臭,汉中人食之,名石姜。亦名卢,一名负盘。南人谓之滑虫。
时珍曰∶蜚蠊、行夜、螽三种,西南夷皆食之,混呼为负盘。俗又为香娘子也。
【集解】《别录》曰∶生晋阳川泽,及人家屋间。形似蚕蛾,腹下赤。二月、八月及立秋采弘景曰∶形似虫,而轻小能飞。本生草中,八、九月知寒,多入人家屋里逃尔。
保升曰∶金州、房州等处有之。多在林树间,百十为聚。山人啖之,谓之石姜。郭璞注《尔藏器曰∶状如蝗,蜀人食之。《左传》“蜚不为灾”者,即此。
时珍曰∶今人家壁间、灶下极多,甚者聚至千百。身似蚕蛾,腹背俱赤,两翅能飞,喜灯火之。
气味】咸,寒,有毒。
恭曰∶辛辣而臭。
【主治】瘀血症寒热,破积聚、喉咽闭,内寒无子(《本经》)。通利血脉(《别录》)。
食之下气(苏恭)。
【发明】时珍曰∶徐之才《药对》云∶立夏之日,蜚蠊先生,为人参、茯苓使,主腹中七节,保神守中。则西南夷食之亦有谓也。又《吴普本草》载神农云∶主妇人症坚寒热,尤为有
Tags:《下极》 《气味》 《血症》 《寒热》 《血脉》 《下气》 《本草》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虫部第四十一卷\虫之三] 行夜 下一篇[虫部第四十一卷\虫之三] 虫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