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第1782页-[禽部第四十九卷\禽之四] 鹗_中药方集

TOP

 
本草纲目 - 第1782页
[禽部第四十九卷\禽之四] 鹗
】 【繁体
(《纲目》)【释名】鱼鹰(《禽经》)、雕鸡(《诗疏》)、睢鸠(《周南》)、王睢(音疽)、沸波(《淮南子》)、下窟乌。
时珍曰∶鹗状可愕,故谓之鹗。其视睢健,故谓之睢。能入穴取食,故谓之下窟乌。翱翔水上,扇鱼令出,故曰沸波。《禽经》云∶王睢,鱼鹰也。尾上白者名白。
【集解】时珍曰∶鹗,雕类也。似鹰而土黄色,深目好峙。雄雌相得,鸷而有别,交则双翔,别则异处。能翱翔水上捕鱼食,江表人呼为食鱼鹰。亦啖蛇。《诗》云∶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即此。其肉腥恶,不可食。陆玑以为鹫,扬雄以为白,黄氏以为杜鹃,皆误矣。《禽经》云∶鸠生三子,一为鹗鸠。尸鸠也。杜预以王睢为尸鸠,或以此也。


【主治】接骨(时珍)。
【附方】新一。
接骨∶用下窟乌(即鹗也),取骨烧存性,以古铜钱一个,红醋淬七次,为末等分
酒服一钱,不可过多。病在下空心,在上食后服,极有效验。须先夹缚定,乃服此。(唐·蔺道人方)

【主治】蛇咬。烧存性研末,一半酒服,一半涂之(时珍)。
Tags:《烧存性》 《等分》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禽部第四十九卷\禽之四] 鸱 下一篇[禽部第四十九卷\禽之四] 雕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