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第726页-[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醉鱼草_中药方集

TOP

 
本草纲目 - 第726页
[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醉鱼草
】 【繁体
(《纲目》)【释名】闹鱼花(《纲目》)、鱼尾草(《纲目【集解】时珍曰∶醉鱼草南方处处有之。多在堑岸边,作小株生,高者三、四尺。根状如八月开花成穗,红紫色,俨如芫花一样。结细子。渔人采花及叶以毒鱼,尽圉圉而死,呼为醉鱼儿草。池沼边不可种之。此花色状、气味并如芫花,毒鱼亦同。但花开不同时为异尔。按《中山经》云∶熊耳山有草焉,其状如苏而赤华,名曰葶苎,可以毒鱼。其此草之类欤?
花、叶
【气味】辛、苦,温,有小毒。
【主治】痰饮成,遇寒便发,取花研末,和米粉作果,炙熟食之,即效。又治误食石斑鱼子中毒,吐不止,及诸鱼骨鲠者,捣汁,和冷水少许咽之,吐即止,骨即化也。久疟成癖者,以花填鲫鱼腹中,湿纸裹煨熟,空心食之,仍以花和海粉捣贴,便消(时珍)。
Tags:《气味》 《痰饮》 《中毒》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莽草 下一篇[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荛花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