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征要-第56页-[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 (三)补阴_中药方集

TOP

 
本草征要 - 第56页
[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 (三)补阴
】 【繁体
性、味、畏、忌俱同生地黄。用砂锅、柳甑,衬以荷叶,将生地黄酒润,用缩砂仁粗末拌蒸,盖复极密。文武火蒸半日,取起,贮极干。如前又蒸九次,为度。令中心透熟,纯黑乃佳。
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久病余,胫股酸痛。新产后,脐腹急疼。
地黄合地之坚凝,得土之正色,为补肾要药,益阴上品。禀仲冬之气,故凉血有功,阴血赖养。新者生则瘀者去,血受补则筋受荣,肾得之而骨强力壮矣。胎产劳伤,皆血之愆,血得其养,证因以痊,肾开窍于二阴,况血主濡之,二便所以利也。湿热盛则食不消,地黄去湿热以安脾胃,宿滞乃化,掌中应心主,痿蹶乃脾热,奉君主而清其仓廪,两证可瘳矣。熟者稍温,补阴补血,滋肾养肝,其功更溥。六味丸以之为首,天一所生之本也。四物汤以之为主,乙癸同源之义也。久病阴伤,新产血败,在所极需。

生地黄,性寒而润,胃虚食少,脾虚泻多,均在禁例。熟者性滞,若痰多气郁

人,能窒碍胸膈,当斟酌用之。姜酒拌炒,生者不妨胃,熟者不泥膈。
Tags:《地黄酒》 《血脉》 《正色》 《二阴》 《胃虚》 《虚泻》 《气郁》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 (三.. 下一篇[第一卷·通治部分\补益药] (三..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