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易读-第122页-[本草易读卷三] 苍术第十_中药方集

TOP

 
本草易读 - 第122页
[本草易读卷三] 苍术第十
】 【繁体

米泔浸炒用。
甘,苦,辛,温,无毒。入脾胃二经。燥湿补土,升阳散郁,逐痰水留饮,止呕吐泄泻
最辟恶气,兼攻饮囊。发汗解表最验,强胃疗痿良效。燥结者无用,以性燥也;汗多者无用,以性走也。
处处山中有之,茅山者良。其叶抱茎而生,梢间叶似棠梨,其脚下叶有三、五,皆有锯齿。
秋月采者佳,春产者虚软。
胁下饮囊,或作痛或吐水,同麻油捣合丸服。(验方第一。)乌发驻颜,壮筋明目,除风润肌,同茯苓蜜丸服。(第二。)内外目障,酒、醋、糯泔、童尿各浸,同芝麻炒,酒丸服。(第三。)遗精白浊,赤白崩漏,以川椒、故纸、茴香、食盐、楝肉各同炒几分,取净术同当归、茯苓丸服。(第四。)眼昏涩,同木贼末服。(第五。)青盲雀眼,为末,掺猪肝内煮熟,先熏后食。(第六。)补虚明目,同熟地丸服。(第七。)肠风下血,皂角汁浸,焙末丸服。(第八。)湿气身痛,熬膏点服。每秋即发。(第九。)暑月暴泻,同神曲丸服。(第十。)水泻,水谷不化,腹痛甚,同白芍煎服。(十一。)不能食、食不化,瘦弱,同神曲丸服。(十二。)好食生米,丸服。(十三。)小儿癖疾,为末,掺羊肝内煮服。(十四。)面黄食少,佐以熟地、炮姜丸服。(十五。)生精强骨,米泔漂,澄取底,芝麻研烂,同拌晒干,酒下三钱。真仙方也。(十六。)添补精髓,通利耳目,米泔浸六七日,逐日换水,枣肉丸,服五钱。(十七。)眼热痒,有针灸指南正部一部,可频频观手,则一身风气郁结之病,可以悉除,永不再生。
风气之病过多,七窍中一切痔漏,与夫头、目、耳、齿诸甚痛,腰腿、心腹、胁肋诸甚痛,用药有效者风也;不效者气也;有小效者,风去而气犹留也。朱文公解终风诗云∶风寒人气足也,凡有血气,畜牲亦有血气,只受风而无气也,以无人气故也。(十八。)
胃散
苍术陈皮浓朴炙草为散。治腹中满痞膈,或有积饮,食不消化。(诸方第一。)
越鞠汤、丸
苍术香附山栀抚芎神曲治一切湿痰食火气血诸郁。(第二。)
灵丹
苍术(八两)麻黄羌活荆芥防风细辛川乌草乌川芎石斛全蝎当归甘草天麻首乌(各一两)雄黄(六钱)炼蜜丸弹大,朱砂为衣,酒下或葱汤下。治一切风寒痈疽,筋骨诸病。(第三。)
流精汤
苍术(二钱)山药(五钱)茱萸肉(二钱)车前子(三钱)云苓(三钱)内无痛者加蛎粉。(第四。)
万应丸
(即痧药)苍术(三两,焙)丁香(六钱,公母俱可)麝香(三分)蟾酥(一两)甘草(三两)川军(六两,焙)明天麻(三两)麻黄(三两)明雄黄(三两)辰砂(三两。)为末丸之,辰砂为衣。治一切痧气,腹内诸痛,呕泻感冒,急惊风等症。慢惊不可服。丸如秫粒大,每服十粒。(第五。)
Tags:《燥湿》 《留饮》 《呕吐》 《泄泻》 《恶气》 《解表》 《燥结》 《遗精》 《崩漏》 《茯苓丸》 《青盲》 《湿气》 《身痛》 《针灸》 《气郁》 《七窍》 《风寒》 《平胃散》 《中满》 《湿痰》 《灵丹》 《川乌草乌》 《痧药》 《痧气》 《急惊》 《慢惊》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本草易读卷三] 狗脊十一 下一篇[本草易读卷三] 白术第九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