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备要-第109页-[草部] 知母_中药方集
 
本草备要 - 第109页
[草部] 知母
】 【繁体
泻火补水,润燥滑肠辛苦寒滑。上清肺金而泻火(泻胃热、膀胱邪热、肾命相火),下润肾燥而滋阴,入二经气分(黄柏入二经血分,故二药必相须而行)。消痰定嗽,止渴安胎(莫非清火之用)。
治伤寒烦热蓐劳(产劳)骨蒸(退有汗之骨蒸),燥渴虚烦,久疟下痢(治嗽者,清肺火也。治渴者,清胃热也。退骨蒸者,泻肾火也),利二便,消浮肿(小便利则肿消。东垣曰∶热在上焦气分,结秘而渴,乃肺中伏热,不能生水,膀胱绝其化源。宜用渗湿之药,泻火清金,滋水之化源。热在下焦血分,便闭而不渴,乃真水不足,膀胱干涸,无阴则阳无以化。宜用黄柏、知母大苦寒之药,滋肾与膀胱之阴。而阳自化,小便自通。丹溪曰∶小便不通,有热有湿,有气结于下,宜清、宜燥、宜升。又有隔二隔三之治∶如肺不燥,但膀胱热,宜泻膀胱,此正治;如因肺热不能生水,则清肺,此隔二之治;如因脾湿不运而精不上升,故肺不能生水,则燥胃健脾,此隔三之治。泻膀胱,黄柏、知母之类;清肺,车前、茯苓之类;燥脾,二术之类。昂按∶凡病皆有隔二隔三之治,不独便闭也)。然苦寒伤胃而滑肠,多服令人泻(李士材曰∶苦寒肃杀,非长养万物者也。世以其滋阴,施之虚损之人,则如水益深矣,特表出以为戒)。
得酒良。上行酒浸,下行盐水拌。忌铁。
Tags:《润燥》 《胃热》 《邪热》 《相火》 《滋阴》 《经气》 《相须》 《消痰》 《烦热》 《蓐劳》 《骨蒸》 《肺火》 《浮肿》 《小便不通》 《正治》 《肺热》 《健脾》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草部] 龙胆草 下一篇[草部] 苦参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