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逢原-第240页-[卷二\毒草部] 常山_中药方集

TOP

 
本经逢原 - 第240页
[卷二\毒草部] 常山
】 【繁体

一名恒山
苦辛温,有毒。川产淡黄细实如鸡骨者良,醋炒则不吐人。
《本经》主伤寒寒热,发温疟鬼毒,胸中痰结吐逆。

发明
夫疟有六经五脏痰湿、食积、风邪、瘴疫,须分阴阳虚实,不可一概论也。常山治疟有劫痰截病之功,须在发散表邪,及提出阳分之后服之得宜。生用多用则上行必吐,若酒浸炒透,则气少缓,稍用钱许亦不致吐也。得甘草则吐,得大黄则利。盖无痰不作疟,常山专在驱逐痰水。杨士赢云∶常山治疟,人皆薄之,疟家多蓄痰涎黄水,或停潴心下,或结胁间,乃生寒热。法当吐逆逐水,常山岂容不用,所以《本经》专主寒热温疟,痰结吐逆,以疟病多由伤寒寒热或时气温疫而致痰水蓄聚心下也。夫水在上焦,则常山能吐之;水在胁下,则常山能破其而下其水。但须行血药佐之,如桃仁、莪术、穿山甲之类。其有纯热发疟或蕴热内实之证,投以常山。大便点滴而下,似泄非泄,须用大黄为佐泻利数行,然后获愈。常山阴毒之草,其性暴悍,虽有破瘴逐饮之能,然善损真气,所以仲景治疟方中从无及此。而夏伤于暑,秋必疟,及疟在三阴元气虚寒人,则常山、穿山甲辈皆为戈戟。
Tags:《寒热》 《温疟》 《六经》 《五脏》 《虚实》 《表邪》 《逐水》 《温疫》 《三阴》 《虚寒》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毒草部] 蜀漆 下一篇[卷二\毒草部] 蓖麻子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