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逢原-第376页-[卷三\菜部] 土蕈_中药方集

TOP

 
本经逢原 - 第376页
[卷三\菜部] 土蕈
】 【繁体
蕈,通作菌,甘寒有毒。

发明
处处山中有之,以其得岚嶂郁蒸之气而生,助长湿热最甚。过食令人腹痛、颅胀,或发痰气呕逆,其在初春蛰虫未起之时为毒尚浅,夏秋湿热盛行之时,毒邪尤甚。以其多有蛇虺之毒也。即生朽株上者,除槐榆松柳杉桑,及芦根者食之无虞。然日久虫生味苦,亦不宜食。他如皂荚、苦竹、茅根,生者不无小毒,食之多发疮疥。而生于枫树上者,食之毒攻心包,令人笑不止,急以苦茗地浆或生白矾研,新汲水解之。诸菌之可食者,首推雷惊菌,次则糖菌、松花菌,味极鲜美。若味苦或辣皆为有毒,切不可食。至如光白如银,中夜有光,上有毛,下无纹,底无赠裥,仰卷色赤,欲烂无虫,洗之水黑,煮之不熟者,并有大毒伤人。中其毒者,非地浆清粪不能救之。昔闻有人得一大菌,光润可爱,置之瓶中,蝇蚋扑上即死,究其所得之处乃在古冢穴中洵为桫枋之毒无疑。今人煮菌,每以银饰并灯心草置锅中,但验其银色黑者即为有毒,近见食蕈而死者与河豚无异,特表而出之。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果部] 李根白皮 下一篇[卷三\菜部] 香蕈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