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解-第3页-[卷一\草部上] 【人参】_中药方集
 
本草经解 - 第3页
[卷一\草部上] 【人参】
】 【繁体
气微寒。味甘。无毒。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人参气微寒。禀天秋令少阴之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禀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浓于味。阳也。肺为五胖之长。百脉之宗。司清浊之运化。为一身之橐龠。主生气
人参气寒清肺。肺清则气旺。而五脏俱补矣。精者阴气之英华。神者阳气之精灵也。微寒清肺。肺旺则气足而神安。脾属血。人身阴气之原。味甘益脾。脾血充则阴足而精安。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精神安。魂魄自定矣。气虚则易惊。血虚则易悸。人参微寒益气。味甘益血。气血平和。惊悸自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参益气。正气充足。其邪自不能留。故能除邪气。五脏藏阴者也。五脏得甘寒之助。则精气上注于目而目明矣。心者神之处也。神安所以心开。开者朗也。肾者精之舍也。精充则伎巧出而智益。久服则气足。故身轻。气足则长生。故延年也。
制方:人参同五味子、麦冬。名生脉散。补阴生津液。同辰砂。治惊。同炮姜。则补气温中。
同白术、炮姜、甘草。名理中汤。治胸中寒邪痞塞。同白茯、白术、甘草。名四君子汤。治脾湿不治食入即同苏治血虚发热。同炮姜、北味、白术、甘草、白芍。治中气虚喘。同黄、甘草、天冬、麦冬、生地、熟地、北味、苁蓉。治肾虚水泛成痰。同乳香各一钱。丹砂五分末。鸡蛋清和姜汁调服
治横生倒产。同归身、麦冬、五味。治闻雷即晕。同赤茯、龙齿、辰砂。治离魂。同陈皮。
治房后困倦。同柴胡、大枣、生姜。治虚劳发热。同赤茯、麦冬。治齿缝出血。同莲肉、川莲。
白芍、甘草。治血虚腹痛。同附子、肉桂、炮姜。治寒厥。同附子、北味。治气脱中寒。同白术、麦冬、五味。治中暑倦怠。同白芍、沉香。治气虚胸满。同升麻。补上焦元气。泻肺中伏火。同白茯。补下焦元气。泻肾中伏火。同沉香、茯神。治心虚邪客作痛。同黄、白芍、北味。治汗多亡阳。同知母、石膏、粳米、甘草。名人参白虎汤。治气虚伤暑。同附子、白芍、白术、白茯、甘草。治小儿慢惊。同菖蒲、莲肉。治产后不语。同附子、肉桂、麦冬、五味。治下虚寒而上大热。同黄、天冬、北味、牛膝、杞子、菖蒲。治中风不语。同大枣、白芍、甘草、枣仁、圆肉。治脾阴虚。同木瓜、藿香、橘红。治气虚反胃。同姜皮各两许。水煎露服。治气虚疟久不止。
Tags:《五脏》 《精神》 《邪气》 《少阴》 《太阴》 《足太阴脾经》 《生气》 《气虚》 《血虚》 《正气》 《精气》 《五味》 《生脉散》 《生津》 《理中汤》 《中寒》 《君子汤》 《发热》 《中气》 《虚喘》 《肾虚》 《调服》 《虚劳》 《寒厥》 《中暑》 《虚邪》 《亡阳》 《白虎汤》 《伤暑》 《慢惊》 《虚寒》 《中风》 《阴虚》 《反胃》 《虚疟》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一\草部上] 【黄】 下一篇序二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