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解-第78页-[卷二\草部下] 【泽泻】_中药方集

TOP

 
本草经解 - 第78页
[卷二\草部下] 【泽泻】
】 【繁体
气寒。味甘。无毒。主风寒湿痹。乳难。养五脏。益气力。肥健。消水。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
泽泻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太阴脾经。气降味和。阴也。其主风寒湿痹者。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痹则血闭而肌肉麻木也。
泽泻味甘益脾。脾湿去。则血行而肌肉活。痹症瘳矣。其主乳难者。脾统血。血不化。乳所以难也。味甘益脾。脾湿行则血运而乳通也。其主养五脏益气力肥健者。盖五脏藏阴者也。
而脾为之原。脾主肌肉而性恶湿。泽泻泻湿。湿去则脾健。脾乃后天之本。所以肌肉长而气力益。阴血充而五脏得所养也。其消水者。入膀胱气寒下泄也。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者。肾与膀胱为表里。膀胱水道通。则肾之精道固。精足则气充。肾开窍于耳。所以耳聪。水之精为目瞳子。所以明目。肾者胃之关。关门固所以不饥。肾气纳。所以延年轻身也。其言面生光能行水上者。脾为湿土。湿则重。燥则轻。轻则能行水上。脾统血。血充则面有光彩也。盖表其利水有固肾之功。燥湿健脾之效也。
制方:泽泻同白茯、白术、猪苓、肉桂。名五苓散。治湿热。同山药、山萸、白茯、丹皮、生地、北味。名都气汤。补肾真阴。及小儿行语迟。同白茯、建兰叶、猪苓。治饮痰咳嗽
Tags:《风寒》 《湿痹》 《五脏》 《水气》 《太阳》 《寒湿》 《痹症》 《脾统血》 《脾主肌肉》 《寒下》 《表里》 《肾开窍于耳》 《肾者胃之关》 《燥湿》 《健脾》 《五苓散》 《咳嗽》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草部下] 【萆】 下一篇[卷二\草部下] 【车前子】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