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从新-第44页-[卷一草部] 黄芩_中药方集

TOP

 
本草从新 - 第44页
[卷一草部] 黄芩
】 【繁体

泻火除湿。
苦入心。寒胜热。泻中焦实火。除脾家湿热。治痢腹痛。(寒痛忌用、凡腹痛、有寒热虚实、食积、瘀血、痰湿之不同、寒宜温、热宜清、虚宜补、实宜攻、食宜消导、瘀血宜行散、湿痰化痰利湿、痛时手不可按者、为实痛、按之痛止者、为虚痛。)寒热往来。(邪在少阳。)黄胆五淋血闭。(实热在血分。)气逆痈疽疮疡。及诸失血。降痰。(丹溪曰∶黄芩降痰、假其降火也、痰因火动、当先降火。)解渴安胎。(胎孕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则胎安。)酒炒则上行。泻肺火。利胸中气。(肺主气、热伤气、泻热所以利气。)治上焦之风热湿热。
(丹溪曰∶黄芩、上中二焦药。)火嗽喉腥。(五臭、肺为腥。)目赤肿痛。(黄芩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痢、得浓朴黄连、止腹痛、得桑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之圣药、时珍曰∶仲景治少阳证、小柴胡汤太阳少阳合病下痢、黄芩汤、少阳证下后心满、泻心汤并用之、盖黄芩苦寒入心、泻热、除脾家湿热、使胃火不流入肺、不致刑金、即所以保肺也、肺虚不宜者、苦寒伤土、损其母也、少阳证虽在半表半里、而心膈痞满、实兼心肺上焦之邪、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又兼脾胃中焦之证、故用黄芩以治手足少阳相火、黄芩亦少阳药也、杨士瀛直指方曰∶柴胡退热、不及黄芩、时珍曰∶柴胡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黄芩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东垣治肺热、身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黄芩一两、煎服、本事方、治崩中暴下。)苦寒伤胃。虚寒者。均宜戒。
胎前若非实热而服之。阴损胎元矣。中虚者名枯芩。即片芩。泻肺火。清肌表之热。(轻飘者上行。)内实者名条芩。即子芩。泻大肠火。(坚重者下降。)上行酒炒。泻肝胆火猪胆汁炒。山茱、龙骨为使。畏丹皮、丹砂。
Tags:《实火》 《寒热》 《虚实》 《湿痰》 《化痰》 《利湿》 《寒热往来》 《少阳》 《五淋》 《实热》 《气逆》 《疮疡》 《肺火》 《中气》 《肺主气》 《风热》 《阳证》 《柴胡汤》 《太阳》 《合病》 《泻心》 《肺虚》 《半表半里》 《心烦》 《相火》 《肺热》 《烦躁》 《经气》 《崩中》 《虚寒》 《胎元》 《大肠》 《泻肝》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一草部] 紫草 下一篇[卷一草部] 胡黄连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